莱芜社区论坛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社区 官方微信

莱芜社区论坛

查看:335 回复:0 发表于 2013-10-22 13:57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2 13:57: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续说莱芜“六大怪” [复制链接]

       
xk_801881101382450260215c169999c89cf.jpg

xk_564562421382450260d2f5b2f30a4d155.jpg

/资料图片 /

□陈文中
◎链接一
    所谓扶桑,是古代神木的名称,传说太阳从它的下面升起。《淮南子·天文》:”日出于谷,浴于咸池,拂于扶桑,是为晨明。“因为这块石头貌似扶桑,故其下有明嘉靖年间吴兴沈应龙所题”扶桑石“三字,据说与泰山是”日出之山“相呼应。
◎链接二
    吴伯箫(1906-1982年),原名熙成,当代著名的散文家和教育家。1906年出生于莱芜吴花园村。
    吴伯箫毕生倾注于文学创作和教育事业。舌耕笔耘,成果丰硕,一生作品200多篇,主要收在《羽书》、《烟尘集》、《黑与红》、《潞安风物》、《北极星》、《出发集》、《忘年》等文集。
    吴伯箫的散文不论是怀念延安生活,还是倾述对社会主义的热爱,都宣扬了继承革命传统,促人积极向上的主题。
    近读6月14日《鲁中晨刊》D02版安裕先生写的《我心中的莱芜”八大怪“》一文,感慨颇多。它用新颖奇特的形式,向广大读者介绍了莱芜独特的民俗文化。办报嘛,就要标新立异,不时出点新招。”征集和评选莱芜‘八大怪’“的点子出得好!尽管安裕先生谦虚地说此文为”抛砖引玉“,但对我来说实属”抛玉引砖“。不揣浅陋,鄙人也推荐六条,凑凑热闹。
1莱芜奇石岱庙摆
    在泰安城岱庙内的天贶殿南面,耸立着一棵古柏,由于年岁久远,树身破裂形成一洞。古柏南面矗立着一块非常耐看的奇石,有九十二洞,可谓丑、透、露、皱、秀俱备,取名”扶桑石“。据说,闭着眼睛围着石头正转三圈、倒转三圈,如触摸到树洞,人就会有福气。这种游戏虽然天天上演,却很少有人知道这块丈高的奇石,是咱们莱芜的,而且和刘洞九的狐妾有关。相传,当年狐妾张玉靖用仙法将两块山西”九十二洞石“从水上运回,就因刘洞九约了好友张道一一块在汶河岸边等候,张道一不遵嘱咐高声喊了句”仙嫂子,石头沉底了“,结果只有一块运回孝义楼,另一块沉入水底。若干年后汶河移位,沉石重见天日,现安置于莱城区政府大院内点缀风光。孝义楼的一块则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由调往泰安专署任专员的原莱芜县委书记周兴礼出面,原矿山公社负责人刘家珍经办,无偿送给了岱庙。莱芜虽少了一块奇石,但它终归喜得其所,在五岳之首泰山脚下供国内外游人观赏。
2山村别墅一排排
    说起来令人难以置信,昔日封闭小山村,如今别墅一排排。世人争往城里居,哪知村民住仙界?此事你说怪不怪?位于高新区鹏泉街道的郭家沟村,是一个只有三百多口人的小山村,以前这里是”家家土坯房,污水四处淌,荒山光秃秃,穷得叮当响“。最近几年,在村支书徐祥新的带领下,村民们植树、建厂、修路、盖房,靠勤劳致富,山沟沟挺起了钻天杨。如今的郭家沟,望山山绿,看河水清,家家住上了二百多平米的小别墅,白墙红瓦,格外漂亮,少有所教,老有所养,美丽的郭家沟真赛天堂。这新农村建设的一杆红旗,在嬴牟大地猎猎飘扬!它羡煞了多少城里人,迷倒了多少小记者……
3反季樱桃出嬴泰
    眼下时兴说”梦“,然梦有两种,一种是可实现的,一种是无法实现的。莱芜市嬴泰有机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嬴泰公司)的反季樱桃梦当属前者。还真应了那句话:”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只要努力地去做,梦想会成真,”怪事“会出现。
    自然生长的樱桃每年五月份方可成熟,而嬴泰公司却突发奇想,推出了平原地区大樱桃平面台式栽培新技术。它推广培育了大樱桃新品种,使用无污染的有机肥、优质地下水,采用物理方法、生物方法防治病虫害,通过矮化密植栽培、避雨栽培、防鸟栽培和连栋式塑料大棚等举措,使所产樱桃果形大、口感好、营养丰富。又加上它在一月中旬二月初成熟,正好在春节期间,每斤能卖到80元。价虽高,却供不应求。游人可携家眷,一头扎进暖融融的温室,自由采摘,这又增加了许多乐趣。
4钢城煤都少雾霾
    莱芜是鲁中新兴的重工业城市,既有煤矿、钢铁厂,又有电厂,以”钢城煤都“称誉,毫不为过。在人们的印象里,这种地方必定是烟雾弥漫,灰尘遍地,要想脚上的皮鞋保持洁净,一天擦十遍也不行。近几年,到莱芜的外地人都觉得奇怪:这么多污染企业存在,天却蓝、水却清、地也净,真神了!其实,一点也不奇怪,是莱芜从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到建立”环保第一审批权“,搭建了”绿色高压线“使然。通过关停”土小“污染企业、督促引导现有企业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搞好企业间废物相互利用、拒绝新上污染项目等措施,才真正实现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当然,为了给子孙后代留下蓝天净水,环保工作仍任重道远。
5共晒棉被彰孝爱
    近年来,莱芜市”实施孝德工程,构建完美乡村“工作成为一大亮点,孝老敬老爱老已蔚成风气。莱城区方下镇沈家岭村爆出一个孝老怪招:从小事做起,被子晒出”孝心“来。
    据莱芜政府网报道,该村从2005年开始,一到冬天,走进村就可以看到大路两旁法桐树下为老人晒的棉被,五颜六色的棉被挂满街道,成了沈家岭的一道美景,也谱写了沈家岭孝老敬老的一段佳话。据闻,第一次晒被时,那些破的、脏的被子户主,其子女感到丢了脸,抬不起头。村干部跟上做工作,使这些村民纷纷为老人或拆洗,或做三表新的棉被,老人们乐得合不拢嘴,再也不受”破被多年冷似铁“之苦了。村民反映说:”沿街看被子,就像看风景。“通过这种形式,子女孝顺了,家庭和睦了,乡村和谐了。
6伯箫文章做在外
    大家都知道,吴伯箫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作为一个文学家,他以风格独特的散文精品赢得了几代读者的喜爱;作为一名教育家,他以满腔心血哺育了难以尽数的人才;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以兢兢业业的工作和难能可贵的高风亮节,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典范。可以说,吴伯箫是我们莱芜人的骄傲!
    对于这样一位当代名人,莱芜应责无旁贷地做足文章,比如修缮好吴伯箫在吴花园的故居、建立吴伯箫纪念馆、竖立吴伯箫塑像等。但令人遗憾的是,这样的提议年年都说,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岂非咄咄怪事?据我所知,我省有两处已建立了吴伯箫塑像,一是青岛,因上世纪三十年代他与老舍、王统照、闻一多、梁实秋等名家同在齐鲁大学(设青岛)任教;泰安也于去年在长安园建起吴伯箫塑像。当我看到这两尊塑像时,心内是涩涩的、酸酸的,也为此而汗颜。
    莱芜毕竟是吴先生的生养地,文章怎么让外地先做了呢?其实,做足做好吴伯箫的文章,对宣传莱芜,提升莱芜的知名度还是大有裨益的。且不说吴伯箫去延安时,连毛主席都戏称他为”圣人师“(他是末代圣人孔德成的英语老师),只说凡是上过初中和高中的国人,有谁没读过吴伯箫的经典散文?他们记住了吴伯箫,也就会记住他的故乡--- 莱芜。仅以此条,权当再一次呼吁。
回复 转播 分享 百度谷歌雅虎搜狗搜搜有道360奇虎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