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社区论坛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社区 官方微信

莱芜社区论坛

查看:1823 回复:0 发表于 2010-11-11 16:54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1 16:54: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吴伯箫故居探访 [复制链接]

个人简介:
    吴伯箫,原名吴熙成,字伯箫。1906年3月出生。7岁从父读书。14岁考入曲阜师范学校。1924年夏师范毕业后,经同乡介绍,到孔府家馆任英文教师。1925年夏考入北京师范大学。1931年夏毕业后,在青岛大学校长办公室任事务员,结识闻一多、洪深、老舍、王统照、孟超等。1935年,任济南乡村师范教务处主任兼国文教员。暑假期间回到青岛,与老舍、王统照、洪深、臧克家、王亚平等创办《避暑录话》。1936年,任莱阳乡村师范学校校长。
    1938年4月,吴伯箫只身投奔延安,进入抗日军政大学第四期学习。当年10月,参加八路军总政治部组织的“抗战文艺工作组”,过了六个月的战地生活。
    1941年8月,吴伯箫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不久,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同志,亲笔写信调吴伯箫到陕甘宁边区政府教务厅工作,任中教科科长。1942年5月,吴伯箫参加了延安文艺座谈会,亲耳聆听了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吴伯箫在座谈会上的简短发言,受到毛泽东同志的鼓励。延安文艺座谈会对吴伯箫的创作影响极大,此后他的创作从内容到形式都有了新的发展。1949年7月,吴伯箫出席全国第一次文代会,当选为理事、秘书长。1951年任东北教育学院副院长。1954年春调任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任副社长、副总编辑,参加编写中学文学课本。任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所长。1956年写了纪念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北极星》,把《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誉为文艺工作的北极星。三年困难时期,吴伯箫连续写了一组回忆延安革命时期战斗生活的散文《延安》、《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等,这些散文,朴实无华、真挚感人,许多被编入中学语文课本,成为青少年学习的好教材。
    “文革”结束后,吴伯箫曾任全国中学语文教育研究会会长。《写作》杂志主编.中国写作研究会会长等职,1981年10月11日访问英国,随后当选为全国文联理事。吴伯箫于1982年8月10日病逝,享年76岁。
    吴伯箫一生作品200多篇,主要收在《羽书》、《烟尘集》、《黑与红》、《潞安风物》、《北极星》、《出发集》、《忘年》等文集;译作有海涅的《波罗的海》;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有《吴伯箫散文集》。
    在凤城街道办事处吴花园村中,有一座建筑古朴的四合院,这就是吴伯箫故居。
    在吴花园居委会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们左拐右拐终于来到吴伯箫故居。周围的房子现在都翻修了,或者盖起了楼,所以吴伯箫故居就显得有些与众不同的落魄,这里没有任何标志牌,落魄就是吴伯箫故居的唯一标志了。
    故居在原来的老街街南,北屋临街,民间称这种临街的屋子为“倒厅”。北屋共五间,最西的一间位置作了大门,这样大门坐南朝北。走进大门,迎面是西厢房北山墙上的影壁,旧时是年节间挂“福”字灯的地场。
    由影壁前,向东拐走进院子。院子里的场景一下子让我不知所措……北屋向阳背风,是全院中最佳的居室,俗称之为“堂屋”,一般都是家中长辈的起居之所。院中东西厢房齐全,是典型的北方农家四合院。北屋是后来修复的,砖石结构,没有了古朴韵味,南屋和西厢房保存着原来的旧貌,只是原来的小瓦后来翻修时换成了大瓦,但其整体结构和建筑风味还保持着。
    南屋有三间,最西一间是吴伯箫少年在家时的居室,门上面挂着一个写着“卧室”的褪色的牌子,看来吴伯箫故居的布置的确是有人做了工作了。屋门正对西厢房的南山墙,这间房在整个院子里并不起眼,显得非常僻静。吴伯箫少年时代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这也与作家文章朴实不张扬但情感却亲切动人不无关系。屋内现在只有一张床,还堆砌着一些现在房屋居住者的杂物。除了这里曾经住过大作家,现在这间屋子与普通人家的盛放杂物的屋子没什么两样。
    当年他的祖父住在北面的堂屋里,父母则住在南屋靠东的两间。现在,东面的两间布置成了吴伯箫的图片展馆。我们到的时候,门前被一些木料和杂物挡着,收拾了半天才把门打开了。
    进门后,屋子里空空的。地面用大黑砖铺就,足以看出主人的家底殷实。北面墙上有一个用木框作架子并用纸糊的老式窗子。东墙有一个小的墙橱,是用来盛放东西的。北面墙根里摆着几个瓮,南面墙根竖着几个图片展板,打开一看是吴伯箫的生平展和吴伯箫的著作的复印件以及吴伯箫的文学界友人谈的对吴伯箫认识。此外还有一封当年周总理写给吴伯箫的亲笔信的复印件。从内容来看,当时吴伯箫去找周总理,但总理恰好不在,总理回来知道情况后,给吴伯箫修书一封,和吴伯箫约好某天再去。
    现在,北屋和东西厢房租给了外人使用,或许这不全是坏事,不然现在的院子里很可能是杂草丛生的。只是这样少了文人故居的氛围,倒像是一户普通农家院子。
    这一处住宅,是吴伯箫的祖父吴汉祥于清朝同治二年(1863年)所建,当时共十五间,除南屋为小瓦房外,其余均为草房。
ShuiYin200904241454515000.jpg

1933年,经吴伯箫之三弟吴熙振整修。1947年莱芜战役期间,吴家宅院北屋与南屋皆受炮击,莱芜战役结束后,重新修缮。 1982年,吴熙振对房屋又进行了翻修,北屋前墙由土坯墙换成了砖墙,北屋与南屋小瓦换成了大板瓦。1992年,在保持原貌的原则下,又作了一次修缮。
    吴伯箫家族原是书香门第,祖上有宅院,又另有花园,当地称之为“吴家花园”,经过沧桑变化,吴家的大宅已不存在,吴氏一族,以原有的花园为生息繁衍之所,形成一个村庄,村名沿旧称,仍叫“吴家花园”,或简称为“吴花园”,现在已经成为吴花园居委会。
    吴伯箫初小在本村,高小在县城读书。吴伯箫从小就聪明伶俐,好学上进,读书用功。有一回,家中有事想让他停学,他就跪在父亲面前哭,非上学读书不可,直到父亲答应了他的要求,他才站起身来。吴伯箫自打年轻时就有一种自强不屈的精神,敢于同封建传统礼教作斗争,不信“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套,对家庭包办的一宗婚姻,坚决予以回绝,以后自己找到了意中人。
    走出吴伯箫故居时,我们发现吴伯箫当年卧室的那间的西墙,也就是现在院子的外墙,由于是坯墙已经被雨水侵蚀进去了一大片,不愿去想像如果不采取措施,其结果如何。
记者感言:
    吴伯箫作为莱芜的文化名人,也是国内知名度较高的少数莱芜人之一。所以以吴伯箫为载体进行文化产业开发和对外宣传是我们的优势,是能体现我们莱芜人的文化观念和城市形象的重要手段,我们要珍惜才是。而对吴伯箫故居的修缮和完善则是最基本的,从长远和经济效益考虑,开发以吴伯箫故居为中心的吴伯箫公园可以达到经济效益和文化氛围的双重效果。当然不管采取何种形式来开发,这都是一个非常长远而且浩大的工程,一个利在当前、功在千秋的奋斗目标,一个需要我们真正转变观念脚踏实地去践行的不能推托的义务。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我们要有千里之行,必须从脚下开始。至少现在,我们能保护好吴伯箫故居,并对周围环境的开发做一个规划,为日后的进一步开发打好基础。
回复 转播 分享 百度谷歌雅虎搜狗搜搜有道360奇虎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