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社区论坛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社区 官方微信

莱芜社区论坛

查看:931 回复:0 发表于 2011-11-29 16:04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9 16:04:03 |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如何改变孩子偏执性格 [复制链接]

心理学家认为,偏执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但更主要是环境因素。
' }1 J  {8 Q4 `2 ]& P! @# u3 f  偏执性格的形成跟幼年的生活环境有很大关系。可能是父母对子女过分娇惯,使孩子任性专横,或者父母对子女的要求过于严格,使孩子无所适从,慢慢发展下来就形成了偏执性格。, F/ {0 C, Y$ h- B
  一些家长采取了不科学的教育方法,比如,一味追求高分,对智力一般的孩子提出了过高的要求。当孩子无法达到时,不注意与孩子沟通,只知责骂,或棍棒相加。在这种家庭教育下,孩子就丧失了自信心、上进心,取而代之的是敌视他人,固执的认为所有的人对自己都不好,别人都存心不良,并且在“破罐子破摔”的思想影响下,就必然形成偏执心理。
1 S4 p& ~9 Z$ a5 R/ m1 O  此外,家庭中不文明的气氛,如,家庭成员之间相互敌视,经常大吵大闹等。父母固执的态度以及学校的不良风气、教师的不良性格都可能使学生形成偏执。# U& F" j7 k6 x( ]" q# |
  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意识的增强,人们会更多地经历人际关系的紧张带来的挫折。而对挫折的不良反应或不当的防御方式,也可能导致偏执的产生。
4 z/ s+ u" Z, u# e% k2 n$ ^/ f  建议:温暖与鼓励并进& u, l& X( b* Q, Y8 q
  1、创设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改善教育方式。
- o" K" ~, t) t4 M8 L3 e  家长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改变自己不良的性格,尊重、理解孩子,创设民主和谐的家庭气氛。当孩子有了点滴进步时,哪怕是微不足道的,都要及时给予表扬。真诚地肯定、表扬孩子的优点,可温暖孩子冰冷的挫伤心理,化解其对别人的敌意。
* C0 T6 S; R/ ~  偏执孩子身上有许多优点,家长要不断发现他们的优点,激励和赏识他们,使他们的优点不断增多,使他们不断地获得肯定、表扬和成功之感。
. J: @) @, W7 U4 K) c0 c  2、鼓励孩子多与他人交流思想,减少对他人的猜疑。; @# Q# r/ Q2 P6 h0 C! l
  偏执的人习惯以灰暗消极的心理去判断别人的行为。猜疑产生的根源是对他人和事物认识不全面、不正确,如果再与他人缺乏沟通,就会使这种猜疑心进一步膨胀。因此要多与朋友、同学谈心,与他们建立交流思想感情的“热线”,经常了解他人的心理状态,了解他人的喜悦和苦恼。这样,孩子与他人的隔阂就会逐渐减少。
* w  @# D; F/ _* [. k  3、创造机会,让孩子多关爱身边的人或参与公益活动。  |8 F# |9 h/ Y* M7 U$ ^& r
  通过助人,了解别人的难处,培养自己心胸开阔、善解人意的优良品质。偏执的人常常对现实不满,经常被一种不安全的痛苦情绪支配,为了发泄心中的不满,就会时时责难他人,觉得他人一无是处。所以,有这种性格倾向的人,应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和朋友,这样就能体会到助人为乐的幸福感,培养自己对他人、对周围世界宽容的心境。 
' c- v" d. ]7 w. l0 H" x' a$ o  4、引导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防止过分激动。3 V# T" T' a2 F0 Y8 J
  人在生活中总会碰到不顺心的事,看到不顺眼的人,不能一遇挫折就箭拔驽张,甚至迁怒他人。否则,自己的朋友就会越来越少,自己的心境也会越来越差。因此,平时一定要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控制能力。如果感觉到自己的情绪要爆发时,可以作深呼吸运动,在心中默念“一、二、三……”当情绪的激昂状态过去后,自己的心情就会慢慢平静,还能进一步感受到自我控制的喜悦。
8 @2 U4 Q7 u: ~6 J) s  5、鼓励孩子多参与集体活动,克服“自我中心”。: \: [4 u+ X0 ~, _2 \- k
  偏执的人有的是妄自尊大,有的人内心很不自信,却以独断专行来掩饰自己的真实感受,但其主要特征还是以自我为中心,藐视他人和群体。想要克服这一点,就必须积极投入到集体活动中去,使自己的行动逐渐与他人协调。否则,孤家寡人在大千世界横冲直撞,难免会坠入失败的深渊。
+ H) o  {" J+ E& H  B' c1 u  6、引导孩子学会以事消疑。4 f1 r* o7 O+ @$ S7 s
  偏执的学生有主观片面、固执己见的思维特点,家长要诱导其依据事实来判断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当偏执的孩子情绪不稳定、冲动、暴躁,家长应采取“冷处理”的方法。先把事情暂时冷冻,尽量让孩子冷静下来。等其平静后,再以亲切的语言、和蔼的态度,进行循循善诱,深入细致和孩子一起进行实事求是地分析。让其在事实中找到答案,消除怀疑。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反对反对0
 
回复 转播 分享 百度谷歌雅虎搜狗搜搜有道360奇虎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