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社区论坛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社区 官方微信

莱芜社区论坛

查看:507 回复:1 发表于 2013-10-31 00:31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3-10-31 00:31:33 |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莱芜境内明朝开始兴办书院 [复制链接]

     莱芜境内明朝开始兴办书院! a0 l+ z0 \9 F# O  J+ M
○张悦华
" l9 g8 i0 n/ f3 w  明朝初期,明王朝重视官学、提倡科举,书院处于可有可无的不发达时期。经过一百多年到成化年间(1465年—1487年)才逐渐发展起来,至嘉靖年间(1522年—1566年)才兴盛起来。莱芜境内的垂杨书院就是明朝1239所书院中的一所。 & c- O2 v5 z* y3 o
  明朝莱芜兴办了垂杨书院,又名观礼书院,位于口镇垂杨村小学旧址,占地约2市亩,东西长52米,宽26米,建有堂屋三间,东西房各三间。其门匾题“垂杨书院”四字,外竖“孔子观礼处”五字碑。此地原为申明亭,东有庙,西邻乌江泉,有季札长子墓、“孔子观礼处”碑。 
7 ~- w8 z% v# j* P5 a7 J  清朝书院的发展,是由其总的文教政策决定的,书院多为官立,书院开始与科举备考结合,并逐步联系密切。在这种文教政策的影响下,莱芜境内先后举办了正率书院和汶源书院。正率书院于清代前期步垂杨书院近百年后尘而创建。《续修莱芜县志》载:“叶方恒(莱芜知县)创建正率书院于城西,作讲语十则以训民,月试诸生六艺。” 5 D( N- |: W9 V* ^7 k: e
  汶源书院于清道光三年创建。地址位于城东门里北侧(原市教育局办公区),县学宫东侧,占地近3亩。书院于1823年召集人捐资,后“购城内孟氏宅一区,诸君子经营终岁,讲堂、书舍焕然一新,且整个宽明,什物粗具。将以延名儒,购藏古今史书,与诸生砥砺讲贯于其中”,于1826年建成,建筑主要有讲堂、书楼、宿舍等。《续修莱芜县志》载:“就读学生有两类:一是秀才,每月定期到院听讲,送文章或诗词等请先生批改,称为‘文生月课’;二是经童试合格或以相当程度入院的学生,常年在院专设经史备考,称为‘生童常课’。盛时有学生六七百人,人文蔚起,甲于他县。”后学们“聊以示饮水知源之义云”,于咸丰九年(1859年)以281字的《汶源书院碑》“勒石以志”(此碑现存莱芜实小“行知”雕塑底座西侧)。潘绍烈(1797年—1881年,乙丑科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在此讲学期间,曾重修书院,增置份业堂三楹及号舍若干间,并撰写450多字的《重修汶源书院记》碑文,为“后之君子勉乎哉”。 
* `0 `. z0 T; ]& j# V4 A% z  清末,改革书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最终清王朝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下诏,将各省、府、州县的书院分别改为大、中、小学堂。因此,莱芜境内的汶源书院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改为高等小学堂,百姓称其为北学。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反对反对0
 
回复 转播 分享 百度谷歌雅虎搜狗搜搜有道360奇虎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