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社区论坛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社区 官方微信

莱芜社区论坛

查看:2495 回复:0 发表于 2010-11-11 16:37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1 16:37:04 |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莱芜杨庄镇谭家庄张庭兰的三通六页信札 [复制链接]

   据了解,马先生收藏的三封信札分别是用楷书、行书和草书写的,马先生认为这样的组合极为珍贵。从信的内容上看,是张庭兰写给一个叫善甫的人的,但此人资料不详。从信中可以判断出善甫是山东人,在江苏做官,而且官职不小。关于这些信件的来源,马先生说:“这些信是我爷爷传下来的,我爷爷马志俭,字勤斋,清末秀才。早年教私塾,晚年行医,留下了大量的医术和古籍。

    张庭兰,字汉台,又字孝畹,号澄溪,莱城区杨庄镇谭家庄人。父张桐,子四,张庭兰为长。张庭兰生于清道光八年(1828年)正月十一日。公自幼聪颖嗜学,十九岁入泮,二十九岁举茂才,咸丰壬子(1852年)科举人,时年二十四岁。公素多智廉洁好义,咸(丰)同(治)间,捻军过境,被举荐为张家泉寨主。时圩墙不完,太夫人不欲居,公受计守寨者木石俱下,毙数人,困三日自解而东去。公闻官兵围淄城缺饷,尽刮自己所有籴谷碾米,亲去助饷,蒙僧格林沁亲王(清末将领,蒙古族,因战功封亲王。1865年在山东菏泽被捻军围歼斩首。)赏五品顶戴,并给金牌许照,以知县录用。公耻于非正途不肯受,奋力芸窗不改初志,以自己的真才实学于同治十年(1871年)辛未科殿试举进士,第三甲32名,取得赐同进士出身,时年43岁。此科状元梁耀枢,广东顺德人。
     公遂以知县分发江苏时,仕途拥挤,候补者尤多,有的数年不得任。又朝廷开捐纳仕途,目不识丁者往往捷足先登,而正途摒于一隅。大吏设课吏馆以澄清。公候补六载,怀才不得一试。开馆多不中,而公夺其冠。曹大吏喜曰:“此真学道矣。”光绪元年(1875年)以沪局差劳卓著,学藩宪恩保举三级。光绪三年(1877年)奏公署青浦县兼理松江提漕。光绪五年(1879年)加同知衔,奏补丹阳县知县。丹阳县剧缺,非老于吏治者不能堪其任,大吏以公有贤能,故举以相授光绪八年壬午科(1882年)充分试同考官。光绪九年(1883年)癸未秋卸任丹阳县事。光绪十年(1884年)由省垣移寓淮阳,为漕运总督吴公办理文案,校正奏议若干卷。光绪十二年(1886年)奉抚宪崧谕,消漕署文案差委办洋务局稽查文件差使。光绪十四年(1888年)奉护院令代理嘉定县。光绪十五年(1889年)为继母曹宜人艰扶柩归故里,碾转千里致疾病,沈绵三年不起,于光绪十八年(1892年)卒于家中,享年64岁。圣旨诰封奉政大夫、加同知衔。葬地村西张氏官茔。
     公一生天性峭直,意稍不可辄形于辞色,虽对上官不少假借(借钱)俭约一毫不苟取。宦游二十年从未以私于人,然所到之处为民兴利除弊,权养兼施,民歌其德。公幼时六岁失母,赖祖母扶养成人。二十八岁失父,哀毁骨立几于灭行,而孝心纯笃,念祖父母年高,继母孀居,不忍远出求功名,借笔墨之功代替耕种收入供养老人。有弟三人皆友爱,三弟才高,公教之读终成名。家本素寒,居官多年仍不失寒素之风,捐馆之日囊无余资,唯置书数十筐,遗子孙读,嗜学之性老而弥笃,无一日不释卷。生平除读书外,无其它嗜好,笔耕不辍,所著《历代名臣录》、《唐诗解》藏于家中,1958年拆藏书楼时全部被毁。公为文章无华肖乎其人,凡经公指授者,下笔皆有法度。公之书法造诣较高,其举进士所题石碑现仍藏于北京文庙中。
     公一生热爱教育事业,举进士前即以教书育人为己任。为官候补六年中,施教弟子多蔚为国器。泗州(安徽)的杨文敬、杨士骧,六和(原江苏属县,后并入吴县)曹福元等人,皆为张庭兰门生,先后中进士翰林。杨士骧授翰林院编修,历任山东巡抚、直隶总督,成为封疆大吏。杨士骧为张庭兰所题《书忍旧家》石匾被镶嵌于老大门上,现石匾仍存。
     朝廷按惯例封赠张庭兰祖父张盛文奉政大夫,祖母巩氏赠宜人。恩赠其父张桐奉政大夫,生母石氏、继母曹氏宜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1 收藏收藏0 顶0 反对反对0
 
回复 转播 分享 百度谷歌雅虎搜狗搜搜有道360奇虎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