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社区论坛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社区 官方微信

莱芜社区论坛

查看:471 回复:0 发表于 2013-3-15 14:53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3-3-15 14:53:58 |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莱芜之名 [复制链接]

本帖最后由 慕容一笑 于 2013-3-15 14:59 编辑

       莱芜地名到底从何而来?答案并不复杂,也不深奥。它就是出于先秦时代的民间通常用语,即“莱田”、“芜地”之意。
  何谓莱田,何谓芜地?莱田,就是开垦后轮休耕种的农田。荒地属莱田之列,先秦文献中称为“草莱”。芜地,就是从未开垦而乱草丛生之地,古人也称“芜”。先秦时代,人们种田,普遍采用“缦田法”。即用耒锸发土后,就在土上撒播谷种,不分行列,满地生长,时称缦田。此法种植,地力当年用尽,来年必须休息。一般上田休一年,中田休两年,下田休三年。这些轮休田,统称莱田。这种田休耕制,称“田莱制”。
  莱田和芜地这两个古代民间通常用语和今天我们莱芜这一专用地名有何关系呢?这还得从鲁国的汶阳之田说起。古代对地域定名有一个通用规则,即山之阳,水之阴,则定名为阳田;而水之阳,山之阴,则定名为阴地。鲁国的汶阳田,就是因地处泰山之阳,汶水之阴而得名。鲁国的汶阳田,地域范围很广,西至鲁国的阳关邑门——莱门,及其边城龙城(今泰安);东到原山之阳的汶水源头。这一广阔地域的东部和西部,呈现两种不同的地貌特征:西部地域,多是广阔的农耕之田,时称莱田;东部多是林木繁茂,乱草丛生的未垦之地,时称芜地。可见,鲁国的汶阳之田,就是由莱田和芜地两种地貌组成的一个完整地域。为此,时人总把汶阳之田称为莱芜地,或称“莱芜”。因为“莱芜”这一叫法,确切地表述了鲁国汶阳田的地域范围和地貌特征,既简练,又顺口。因此,莱芜之名便成了鲁国民间的通常用语。
  这里要提及的是,鲁国人所称谓的莱芜,只是对一个地域的叫法,它不是一个行政区划单位的定名。它在民间使用流传,但没有法定的效用,故不在史册之列。所以,秦朝设郡县,就没有提及莱芜之名,而在此地设置了嬴县。汉承秦制,续置嬴县。按秦朝县境域方百里的原则,东部还有辖区外的广阔地域,为此,汉初又设置了莱芜县。可以看出,汉朝的莱芜县名,就是借用了鲁国的“莱芜”之名,并赋予了它新的身份和辖区权限,把它作为一个行政区划单位之名,载入了历史史册。莱芜县初设县址在鲁国莱芜地东首原山之阴,即今淄川区的城子庄,“金代,县治迁至今莱城”(《莱芜史志》语)。从此,“莱芜”作为一个行政区划地名,名副其实地定到了其诞生地之中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反对反对0
 
回复 转播 分享 百度谷歌雅虎搜狗搜搜有道360奇虎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