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社区论坛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社区 官方微信

莱芜社区论坛

查看:1193 回复:0 发表于 2010-11-11 10:34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1 10:34:48 |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莱城建设的历史简述 [复制链接]

莱芜城汉代在今淄川区城子庄。公元704年(武周长安四年),迁至今南文字村北。1172年(金大定十二年),迁至今址,在莱芜监基础上修建,时莱芜为土城,周长10里。1341年(元至正元年),始筑土围城墙。明代洪武年间,县衙署建成,计有琴堂(后称如保厅,俗称县大堂)、改弦堂、正堂。琴堂以西为驿站总铺,再西为城隍庙,即元代冶铁提举司故址。县衙署以西有医学、旌善亭,以东有申明亭。城西南隅有演武厅,东南隅有府馆。1511(明正德六年),知县卢秉彝主持重修莱城,砖石筑墙,周长3里。1514年(明正德九年),城墙甃以砖石,建三门,东为通齐门,西为望岳门,南为临津门。1570年(明隆庆年间),知县傅国壁改建南门,并在三门各建瓮城炮城一座,北城墙上建北极庙三间,城墙上共有砖石垛口760个,世称铁城。

民国年间,莱城颓塌严重,1919年(民国8年)重修,在城门上各建瓦房三间,城墙四角各建炮楼一座,周长3里,城里加东西两关总长2000米,南北宽300米,面积0.6平方公里。主要街道是东关大街和西关大街。1936年,西关街用条石铺盖路面,其余全系沙土路,雨雪之中泥泞不堪,每逢集日,车辆行人拥挤堵塞,辗转绕路而行。城内仅存的大堂、文庙、监狱、考棚等计3300平方米。东西两关大街两旁,有少数酒店、油坊、杂货店、旅店和黑白铁手工作坊。西关有一家能制造弹花机、压花机、水车、灭火器的厚生铁工厂。居民住房80%系草顶土坯平房,仅有20%系瓦房。7座二层中式楼房为少数商家富户所有。城区居民10026人,居住面积15704平方米。1945年日军投降后,城墙大部分被拆。

1953年,中共莱芜县委、莱芜县政府及其所属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由口镇迁至莱城,即对城里和东西两关大街进行整修,对旧道路进行拓宽改造,在东关街建立百货商店、长途汽车站,在西关街建立莱芜师范、莱芜一中学校。而后,邮电局、人民银行、新华书店、人民剧院、人民医院、浴池等相继建立。城关西路、城关东路、长征路先后建成通车,1973年对大桥路进行了改造。

1978年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贯彻“对外开放,对内搞活”方针,城区建设速度加快,标准提高。1978年10月,人民路破土动工,此后又相继修建了工农中路、文化南路、商业街、鹏山路、文化北路、西环路、陵园路,1986年起又到人民路、文化中路、城关路、长征路进行了改造,至1987年,南北向的大桥路、文化路、长征路、胜利路、北坦路、西环路,东西向的人民路、工农路、城关路,串连着已命名的49条街道和205条小巷。这些主副干路宽20—48 米,多为水泥、沥青路面。城区道路总长达到27公里,硬化路面积40万平方米。同时,百货大楼、中医院楼、莱芜旅馆、莱芜饭店饭店及县级一流的汽车站,古典式建筑老干部活动中心、第十七中学及人民影剧院、人民公园等投入使用。

九十年代起,特别是1992年地级市建立以后,城市建设步伐明显加快,新修和改造了大桥路、文化路、龙潭大街等城市道路,建设了莱芜战役纪念馆、新党校、电力调度中心、电信大楼、市级机关办公楼、国税局办公楼、地税局办公楼等设施。新世纪以来,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和“绿色钢城”的特色定位,坚持“新城带动、旧城提升”的发展战略,走“市场化运作,多元化融资,四级联动,全民参与,人民城市人民建”的路子,莱芜城市建设跨上了快车道。2003年9月,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实施畅通工程、城市出入口改造工程、旧城改造工程、重点部位绿化工程、康居工程和污水管网六大工程的重大决策。2004年初,明确提出了 “奋战1000天,投资30亿,全面提升城市整体功能”的奋斗目标,并在全市深入开展了“城市建设年”活动。特别是通过市场化运作、招商引资等措施,引进天然气管道工程、弱电管网工程、污水处理项目、垃圾处理场建设等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拓宽了城市建设融资渠道,加快了绿色钢城建设步伐。汶河大道、西海公园、会展中心、文化路改造等工程相继建成,莱城迅速向北向东拓展,建成区由2000年的25平方公里拓展到2004年底的55平方公里。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1 收藏收藏0 顶0 反对反对0
 
回复 转播 分享 百度谷歌雅虎搜狗搜搜有道360奇虎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