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社区论坛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社区 官方微信

莱芜社区论坛

查看:1662 回复:0 发表于 2010-11-11 10:18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1 10:18:56 |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佛像葫芦的传说 [复制链接]

古称莱芜“八宝”之一的“佛像葫芦”,刘家后裔世代相传,至今已有四百余年历史,保存尚好。葫芦立式,颈部盘曲向右上方呈环口状,顺势向下绕颈半周后由环口中前出,呈佛像端坐式。腹部周长49.8厘米,通高40厘米,若展开量则90厘米,质地与自然葫芦同。

关于“佛像葫芦”的来历,说法不一。其一说是明嘉靖年间,莱芜有一名叫刘洞九的人,出任山西汾州府通判,娶一“狐仙”为妾,“狐妾”美貌贤惠,聪明精干,且能帮刘通判出谋划策,神通广大。盛夏时节,居室庭院的葫芦架,茎繁叶茂,硕果累累。一日,刘通判邀同乡好友张道一到家做客,酒过三巡,兴致大发,张道一笑曰:“久闻嫂夫人貌美,且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何不出来见见?”“狐妾”闻声嬉曰:“想见不难,不过只能看个半身。不知大人愿看上半身还是下半身?”旧时女子裹足,贵在“三寸金莲”,张亦颇善此道,便要看下身。于是,“狐妾”坐在葫芦架上,以叶遮掩上半身,垂下“双足”任其观看。其双手闲来无事,拿起葫芦玩耍,将一葫芦绾成了佛像。其二说是刘通判官宅院内的葫芦架下,一长者三尺有余,一次刘通判出门未留神,脑袋与葫芦撞个正着,顿时起了个大包,甚为不快,“狐妾”见状笑曰:“为妻愿为大人消气。”顺手将葫芦上绾,待看时便成一佛像。刘通判转怒为喜,连声称:“妙”。后来刘洞九返归故里,将 “佛像葫芦”一并带回了莱芜。

据刘氏家谱载,刘洞九,原名刘澄淇,字洞九,号筠叟,寿享七十有三,家居莱芜孝义楼村。蒲松龄所著《聊斋志异》卷六“狐妾”一节中写道:“莱芜刘洞九,官汾州,独坐署中,闻亭外笑语渐近……”写了“狐妾”如何可爱,如何神通,但不曾提及“佛像葫芦”,也许是因为家人守口如瓶的缘故,不然书中又会引出一段轶闻趣事来。

据考,“佛像葫芦”质地与自然长成的葫芦完全一样,但其成因却是个谜。说是“狐妾”所为,显然是违背自然规律的;若人工所致,但葫芦在生长期,一绾即折,又怎能环颈两周,且做得如此和谐匀称?说是特殊种类,史书上又无记载。植物学界的专家教授慕名到孝义楼,就葫芦的成因专门进行过研究,尚未作出合理的结论,这更增加了几分神秘色彩。

无疑,“佛像葫芦”从植物学研究和古董收藏来看,都具有较高的价值。随着科学的发展,想信这个“谜”终会被揭开。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1 收藏收藏0 顶0 反对反对0
 
回复 转播 分享 百度谷歌雅虎搜狗搜搜有道360奇虎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