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社区论坛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社区 官方微信

莱芜社区论坛

查看:2220 回复:0 发表于 2010-12-7 10:37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0-12-7 10:37:02 |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莱芜文化名人•传说:大将军羊祜 [复制链接]


莱芜文化名人·传说
        卷 首 语

        在巍巍泰山脚下,奔流着滔滔西去的汶河水。这里有一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它在古代是齐鲁接壤的地方,这就是"绿色钢城"--山东莱芜市。东岳的傲骨,汶河的柔情,齐文化的豪放,鲁文化的持重,都给这里以深刻的影响。正因于此,这里地灵人杰,名流辈出,为嬴牟历史谱写了诸多辉煌的篇章。

        莱芜历来就有重文崇道的良好传统,自古至今涌现出了一大批文人雅士。当然,也有很多圣贤明哲来到这里,或游历,或流寓,留下了千古佳话。

        鉴于资料所限,仅辑录和选编了部分古今文化名人的有关内容。同时,选编了部分史书记载的名人轶事,以及在民间流传较广的传说。

        《莱芜文化名人·传说》一书,共分四部分:

        一是"古代名人,灿若云霞"。遴选了从西晋到民国这一长段历史时期与莱芜有着密切渊源且有名望的羊祜、朱童蒙、陈甘雨、亓因培等17位历史文化名人。因资料多寡故,文章长短不一。这些名人,大多是名臣、名将、名师、名医、名家等知名人士。他们中,有的德行兼备、治国有方;有的武功显赫、英勇盖世;有的勤政爱民、尽责尽力;有的为官清正、廉洁奉公……而且大多文采飞扬,有著作遗世。通过追寻一代代名人成长和奋斗的足迹,我们会从中深深体会到,莱芜大地纯朴、善良、向上的社会风尚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二是"现代名流,群星璀璨"。莱芜不仅古代人才辈出,现代也是人才济济。如吴伯箫、李增援、王毓铨等15位名家,他们奋斗在祖国各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内,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们中,有的毕生求索、享誉文坛、艺坛;有的喋血疆场、英勇献身;有的潜心书画、成就斐然。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些闻名全国的文化名人,足以使莱芜人引以为荣,也是激励我们努力建设"绿色钢城"的不竭动力。

        三是"名人轶事,谐趣盎然"。选录了孔子、孟子、韩韶等8位历史名人的传说故事。这部分时间跨度也比较大,从春秋时期的孔子,到清朝顺治年间的张道一,历时2000多年。他们有的弘扬教化、为万世师表;有的刚直不阿、嫉恶如仇;有的一尘不染、造福乡里;有的放浪形骸,留下多处墨宝……这些人和事,将永远彪炳于辉煌的历史史册!

        四是"传说故事,美丽神奇"。本卷书精选了《凤凰城的传说》、《刘洞九与狐仙》等13个传奇故事。这些久传不衰的传奇故事,深深扎根在莱芜民间这片厚土上,或热情歌颂,或辛辣嘲讽,或寓庄于谐,或戏谑俱呈,无不使人既能得到一定的艺术享受,又在默思中净化了灵魂。

        总之,《莱芜文化名人·传说》不仅从一个重要方面反映了莱芜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可以使人们从名人身上和传说之中吸取多方面的教益,对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还可以以史为鉴,使人们增强对真善美和假恶丑的辨别能力,勇于承担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开拓进取,在新时期的"三个文明"建设中,为"绿色钢城"的发展与腾飞,用我们的智慧、热血和生命,创造更加灿烂的未来,谱写更加辉煌的历史新篇章。

     文武兼备大将军羊祜

    羊祜,字叔子,西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祖籍山东临沂市平邑县魏庄乡南武城,生于公元221年,卒于278年,享年58岁。莱芜境内的羊里、羊丘山等地名,就因羊祜而得名。

    相传,羊祜立功受封,晋武帝将羊里一带赏赐给他,羊祜便在此建立营寨,俗称"羊祜大寨"。其遗址在今莱城区羊里镇羊里村西北250米处,至今,此处地块仍以"大寨"为地名。羊里村,虽取羊祜故里之意,却并非是他的出生地。羊祜来到羊里这块封地之后,大量栽植果树,改造这里的环境,如枣、梨、柿子等树,成行成片,排列整齐有序。现在羊里的村民仍把这些地块称为枣行、梨行、柿子行、大行、小行等。

    羊祜出身于世祖大家,祖上连续八代作"二千石"的高官。晋武帝时,他任尚书右仆射,都督荆州诸军事,是西晋开国名将,又是西晋时期著名的儒将。羊祜曾受命统镇南郡,抵御吴兵。他以清德闻名,以德治边,深得民心。他对所辖区域减免兵役,作战之余暇,还组织晋军开荒种地。短短几年,便开垦农田800多顷,使"军无百日之粮"而变为"军有十年之积"。对吴国降兵愿去愿留悉从其便,对去者一律发给路费,遣人送出晋境。有一次,吴将邓香侵扰夏口,被羊祜部将生俘,押至羊祜营帐,羊祜亲解其缚放还。邓香深感其恩,毅然率部投奔羊祜大营。羊祜每次率兵进入吴国境内,所食民之粮米,皆以绢偿还。平素会众游猎,不入吴境,所猎禽兽如先为吴人所射后为晋兵所得者一律奉还,秋毫无犯。因此,深得江汉民心,石城以西尽为晋国所有。羊祜奉命守边,与吴将陆抗对垒,陆抗得病,羊祜以药馈之,陆抗遂以醇酒赠羊祜,互不相疑。致使晋吴边境数载不动干戈,人民安乐,万众称颂。

    羊祜视民如父母,尽力减轻赋税,发展生产。秦始五年(269年),羊祜镇守襄阳。到任后,他就劝当地农民致力农桑。几年之间,当地的农耕和贸易即得以迅速发展。而他从不多取,反而用他的俸禄周济贫苦百姓或赏赐军士。

    在门第之风盛行的魏晋时代,他主张打破门户之见,任人唯贤。他经常向朝廷推荐有才有德之人担任重要职务,事成之后,总是把推荐文稿烧掉,决不谋取私利。有人不解,问羊祜为何不让本人知道,羊祜正色道:"是何言欤?夫入则造膝,出则诡辞,君臣不密之诫,吾唯恐其不及,不能奉贤取异,岂得不愧知人之难哉!且拜爵公朝,谢恩私门,吾所不取。"一席话,足见羊祜用人之坦荡胸怀。

    羊祜德高望众,却居功不傲,曾多次坚辞不受皇帝的封赐。一次在镇守襄阳期间,功勋卓著,晋武帝授予他为"东骑将军、开府如三司之仪",羊祜上表辞谢了。第二次是病重由襄阳回到洛阳之后,晋武帝封他为南城侯置相,与当时的郡公属同等地位,羊祜仍坚辞不受。

    羊祜平素在军营常常是轻裘缓带,身不披甲,铃阁之下也只带侍卫十几人。生活上也非常简朴,他生前"被服率素",死后"家无余财"。他的女婿曾劝道:"有所营置,另有归戴"。羊祜听罢很不高兴。回到家里,他告诫子女们说:"人臣树私则背公,是大惑也,汝宜识吾此意。"在羊祜看来,公私需分明,私心过重,必然背叛公心。

    羊祜临终时,嘱咐家人两件事:一是不得将他的官印入柩,二是不得修建陵寝,只求和他的父母葬在一起。家人将羊祜的遗嘱禀奏皇上,晋武帝不准,坚持在洛阳城外择地为他修建了一座陵墓。那枚官印,依了羊祜的心愿没有入柩。

    就因为羊祜深得晋武帝信任,招来了少数不规人的妒意,他们在暗处散布羊祜的坏话。他的外甥王衍听了后常在羊祜面前诉说,羊祜听了却很不以为然。一次,羊祜当着满座宾客说:"王夷莆(王衍)方以盛名处大位,然败俗伤化,必此人也。"羊祜就是这样,对谗言既不听,又不信,还不传。

    羊祜虽怀德信之概,却有吞吴之志。他病重期间,恳求入朝当面向晋帝陈述伐吴之策。晋帝派张华前往探视,羊祜审时度势,指出:"吴主虐政已甚,可不战而克,如孙皓殁,吴国虽百万之众,即指日可灭。"并推荐杜预代其所任。两年后,果如羊祜所言,吴国为西晋所灭,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局面,统一了全国,史称西晋。

    晋咸宁四年(278年),一代名将羊祜病逝于襄阳任所。晋武帝哀痛无比,史书载"帝素服哭之",群众莫不号恸罢市。当地百姓曾在岘山上为他建庙立碑,游人至此多见碑落泪,故称为"坠泪碑"。

    羊祜韬略过人,才能卓绝。在军事上,长于深谋远虑;在文学上,也有很高的成就,时人称其"文为辞宗,行为世表",并有"轻裘缓带羊叔子,羽扇纶巾诸葛公"之誉说。晋帝追封他为"侍中征南大将军南城侯"。后人程世绳作诗赞美羊祜曰:

    不伐平吴绩,谁如折臂翁?

    碑留人坠泪,药馈敌能同。

    古屋斜阳外,荒坟浅草中。

    客行频凭吊,裘带仰高风。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反对反对0
 
回复 转播 分享 百度谷歌雅虎搜狗搜搜有道360奇虎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