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社区论坛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社区 官方微信

莱芜社区论坛

查看:1078 回复:0 发表于 2011-11-3 10:11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1-11-3 10:11:49 |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为了孩子,家长要修炼自己 [复制链接]

我们都知道父母对孩子的影响身教重于言传。因此,养育好孩子的前提就是父母自身先要做得好,先要成为你希望孩子成为的那个样子。古人说要“正心”、“修身”、“齐家”。这个顺序很有道理:首先我们要悟道,然后要改善自己的思想行为,然后是教育孩子、搞好家庭关系。" C$ ~$ `' D4 N& q" R
因此教育好孩子的首要一点是我们自己先要有明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并且规范自己的行为,做出好的表率,就是要做好身教。最后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教育——“言传”,即用正确的道理来教育孩子。$ i( N$ c$ q" ~: l

7 l' O& B0 T* G# V# v" y& d可以说父母自身修炼的过程本身就是实施教育的过程。) W1 N" E7 L; @& N" x8 h

/ _, C3 y' a+ W( ]养育孩子给了我们第二次认真学做人的机会。
2 U+ ?" d/ j4 W  G
# n. H5 F1 x1 @  w很多家长会无意中对自己和对孩子采用双重标准。我们认为自己是成人,有种种借口,可以放任一些。并且我们认为自己都是在背着孩子的时候放任自己的。我们以为只要孩子看不见、不知道,就不会学去。其实孩子是无所不知的小精灵,孩子拥有超级洞察力,他们能看穿我们的一切。我相信每一个有孩子的人对此都深有体会。
$ m! ]8 ]1 \0 j. B+ ^8 I
" E! ~+ B! g/ x) w: v3 v如果我们的思想和行为有不一致之处,那么我们就是在教给孩子言行不一。如果我们在孩子面前和背地里表现出两个样子(这迟早都会被孩子发现),那么我们是在教孩子做两面派。, p! ^7 o0 _8 G& r

, d; A8 T$ t' w君子要慎独,父母更要“慎独”。身为父母的我们要牢记:要想孩子不知,除非己莫为。
+ F+ @5 Z# t7 }- t
: }7 R# k% N# c( P8 a! J! y& c+ I5 y: {) r$ g, V" |& H" G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还体现在家庭文化上。- s  u% h# \2 d9 J' H* [- E

  c- l. |1 p4 T" n父母一手创造了每个家庭的独特的家庭文化,而在很小的时候,这个家庭文化是孩子生活的全部世界。即使当孩子大了,接触到幼儿园、学校和外界社会,家庭文化的影响程度依旧是绝对性的。
$ d7 X" d; X# ]7 M
2 B  t, D6 R/ k1 K1 P" [* \家庭文化包括每个家庭特有的生活习惯、氛围(现在常被称作气场)、交流方式、人际关系、以及所有这些所体现出来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 O, b8 |% V) |( c4 R' m5 C! g5 n1 O5 |
当孩子在很小的时候第一次去别人家做客是,他会很惊讶地发现原来别的家庭跟自己家时如此不同,宛如两个不同的世界。其惊讶程度不亚于我们第一次出国时所体验到的文化震撼。$ y' m5 e3 E2 C5 ?4 t

4 S0 i3 }- B( Y0 h( S, L* ^' l& U) L: x这个家庭文化奠定了孩子一生的基调。在这个文化里,氛围是和谐的还是紧张的;人与人之间是互助的、可以互相沟通互相信赖的,还是隔阂的、互相指责埋怨的;生活方式是懒散的、缺乏乐趣和创造性的,还是充满活力的……这些都决定了孩子将来怎样看待世界,怎样对这个世界做出反应。4 d# p; M  q- R0 k/ R! n* b8 U' i; N9 Y
/ B* d1 y( C6 d& F( C
在孩子走出家庭之后,同一个外界社会,对出自不同家庭文化的孩子意味着不同的含义。( [# }' C, C. f2 l8 ?) v
" [' I  Q! x; ~' d( V: Q4 c/ b0 \( B2 F5 N
在某种程度上,这个家庭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孩子未来的一生里就将遭遇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4 y, @" C. c+ H
3 I8 ^, Z, f! O7 H, r8 g
为了孩子的幸福,父母要做的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把家庭变成你希望孩子未来生活的世界的样子。2 T! o& b6 a* `9 s

6 e( T7 H) h: u7 K/ a/ D( ^. s& S: Y+ G5 F) q2 ~6 h- A9 S
除此以外,父母对孩子的影响还体现在更深的、更微妙的层次上。这将是悟道给我们带来的新的认识。2 D0 X3 l2 R9 `5 r: D
! g% H' B2 D: C0 ?( ]3 c
根据“新科学”(新科学是指我妹妹看的量子物理等理论的内容)的种种结论,我们将不再把孩子跟父母的相似之处简单地归因于基因的传递。相似是因为我们跟孩子由于关系密切、接触之多而导致能量的互通、意识的互动都更加频繁深刻,以至于在某个层面上,我们跟孩子已经融为一体。6 [) K' I# f. g' _4 |4 ^( |
. c1 x* Z2 i! T' E5 h/ X# O
我们跟宇宙万物都是连接的。由于血缘的关系、由于共同生活的关系,我们跟孩子连接的程度远远超出跟其他事物连接的程度。
: y3 N& _' {# ?/ K* `+ X  o
3 _- r( X. f& Y; c由此可以推断出,我们的情绪可能在跟孩子没有任何接触沟通的情况下,被孩子感知,影响到孩子的情绪。过去人们把这称为心灵感应。现在我们可以想象,这种感应并非我们以为的那样罕见,它应该是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的。8 H* R  i  C  |& K# n3 O# N

' ~5 ]+ R+ v" ~/ T" O- A如果宇宙是全息性的,那么我们父母的每一个思想和行为都应该在孩子现在或将来的生活里得到体现。6 J; `) S8 M- M  S" }' p2 }

7 C2 p! ^0 N" ^2 @4 u; K6 K如果我们此刻正在生气抱怨,那么在另一个角落里的孩子很可能也正在经历着某种糟糕的事情。如果我们心存爱心,善待世界,那么孩子必将相应地感知到世界对他的爱和善意。6 i& A. ~% y/ ]; h6 C9 \
1 e- f1 a/ X5 b9 b; R5 o
我们的所作所为,乃至起心动念,很容易在孩子身上看到回应。孩子将成为我们的某种投影。
4 z: }3 ~& U% q8 ]/ `1 |8 |4 t. s3 ?; q, G3 Y0 ?
所以,为了孩子,家长要修炼自己。
8 i: |, t3 i$ I ' u( W; L4 J* d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反对反对0
 
回复 转播 分享 百度谷歌雅虎搜狗搜搜有道360奇虎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