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社区论坛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社区 官方微信

莱芜社区论坛

查看:582 回复:9 发表于 2014-2-9 14:51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4-2-9 14:51:26 |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山东省各市名字的来源,不知道的快收藏哦 [复制链接]

山东,作为一个地理概念,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当时,秦据关中,称崤山或华山以东的地区为山东,也泛指秦以外的六国领土。金代设置山东东、西两路,"山东"第一次成为政区名称。明初置山东行省,后改称山东承宣布政使司,简称山东布政司。清初设置山东省,自此,"山东"正式成为本省的专名.
; E  b) ]: r! r5 }3 w
6 t* c$ E7 `0 h' z 济南因地处古四渎之一的"济水"(古道今为黄河所据)之南而得名。公元前16年设立济南国。1929年7月析历城县城和城外商埠及四郊设济南市。
1 T1 w+ v7 o/ O$ t# F  市中区 辖区原为古历城属地,因地处济南市市区中南部而得名。
: _. b7 r6 v! t7 B6 ]9 F5 V  天桥区 因辖区内建有横跨胶济、津浦铁路的天桥而得名。 ) n3 K0 i( |: C: o
历下区 春秋战国属齐国,因在历山之下而得名。4 u$ P* m$ J! u$ ~6 Z5 D% j0 l9 h
  槐荫区 因其辖区内以槐树命名的街巷较多,1955年改称为槐荫区。 , r! q; R5 [7 W0 n2 \
  历城区 西汉景帝四年(前153年)设历城县,因处历山(千佛山)下而得名。
  |1 o7 w" i6 f4 N' T长清区 因境内有齐长城和清水而得名。' O5 D( h4 Q% _- P% p& Z5 X
  章丘市 由于境内有座章丘山(现女郎山)而以山命名。。 4 a7 O! e% v% G1 M% p8 ^/ ]
  平阴县 因境内地处古东原地平,又位于济水之阴而得名。 + @: H' ^0 R3 d) X! J# `4 k# D
  济阳县 金太宗天会七年(1129年)置县,因其地处济水之北,故名为济阳县。 & \& r$ `! F# A5 V0 m
  商河县 因有河水流经,故名河县.5 P6 X  \, H. K/ f
* C* t& z- F# T4 H: b' T; [  P4 e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反对反对0
 
回复 转播 分享 百度谷歌雅虎搜狗搜搜有道360奇虎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14-2-9 14:58:23 | 只看该作者
青岛以古代渔村青岛得名。青岛地区昔称胶澳。1929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接管胶澳商埠,同年7月设青岛特别市。1930年改称青岛市。
: O; u) q* m# P4 @  市南区 因位于青岛市市区的南端,故名市南区。
# i" w! R5 D4 j) Q( g8 H  市北区 因地处青岛市老城区北部而得名。   L" {7 d% n. u; O) x
  四方区 四方区建于1951年,沿用原四方村之名。
& ?  }" ?  |( j$ ]0 |  李沧区 1994年,青岛市实施行政区划调整后设立。由原沧口区的8个街道办事处、1个乡和原崂山区的李村镇(崂山区政府所在地)合并后设置。
5 `, v9 W$ }- n  黄岛区 1979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将黄岛划归青岛市,为黄岛区。因地处黄岛而得名。 ' Y6 t6 ~) Z$ F8 F6 Y- G
  崂山区 因境内崂山而得名。
  q9 Q, z7 Y  i8 G9 D  城阳区 因处在古代不其城南,即城之阳而得名。 + d/ A- R9 c; {) |/ F3 x  W- v
  胶州市 1987年撤县设立胶州市,因境内有胶水而得名。
5 C$ t* v) Y9 B4 a/ N; ]  即墨市 秦代,即墨始定为县。因古城坐落在墨水河之滨(今平度市朱毛村)而得名。; T: ]$ W& ^/ q; F
  平度市 据《重修平度县志·叙》载,"平度"汉旧县名也。《通志》引《说苑》闾邱先生对齐宣王,顾选良吏,"平"法"度"臣得寿矣之言,谓义盖取此。  ; V( @. h) h1 Y. W( q
 莱西市 1941年,莱阳县先后析出莱东、莱西和莱西南市。1950年,莱西南和莱西县合并为莱西县。
3#
 楼主| 发表于 2014-2-9 14:59:55 | 只看该作者
淄博市 因原境内辖淄川、博山两县而得名。1945年建立淄博特区专员公署,1955年3月9日设立淄博市。   S8 B3 C, `# X" r2 |# P
  张店区 张店城区,古称黄桑店。因地处交通要冲,过往商旅多在此栖身。宋代,黄桑店中有一张氏店门庭大,客房多,生意兴隆,遐迩闻名。后来黄桑店之名渐被张家店取代。至元代,称之为张店。
4 O" H0 T# E$ |+ w  临淄区 临淄原名营丘,因东临淄河,被齐献公更名为临淄。。
7 P' D5 ~" |# D- d2 ?! @) S, P3 F  淄川区 因淄河流经境内而得名。
+ |) s" t2 x+ D, W4 F; H/ ?  博山区 其一,博山全境尽山,几无平坦之地,博山之名具有多山之意。其二,因境东南有"博山",故以山名为县名。& _9 B$ j! Y$ x+ E. z% L: X
  周村区 战国前,因此地位于丘陵、平原的交接处,故名为昼,曾因人少聚居而名为昼,后因字音转变和临水居称昼屯,北宋年间演变为周村。" V) f( F5 J" N" n5 ?7 ]
  桓台县 因境内有齐桓公戏马台而名。
) ^/ D0 L/ W- n0 g+ _) H) y8 U  高青县 由原高苑县和青城县合并而成,取两县首字而得名。
3 f$ l( j, X/ e1 j& R4 }# e5 L  沂源县 因境内沂河发源地而得名。 - n3 q0 W# ?8 u2 J

5 [7 I  t6 g: X' ]& q, K7 v
4#
 楼主| 发表于 2014-2-9 15:01:02 | 只看该作者
枣庄市  枣庄唐宋时期形成村落,因多枣树而得名。3 }$ k; Q7 i+ A+ t# _+ P
  市中区 因地处枣庄市中部偏东,位居全市中心而得名。
: v  ~$ F9 ?' [  g  山亭区 因区政府驻地位于山亭镇的双山北麓而得名。
1 b8 g$ k% G9 D2 [: D0 P! y1 W  台儿庄区 台姓立村,故称台家庄,而后演变成台庄、台儿庄。
" Q" b( j& d9 |  峄城区 明洪武二年(1369年)置峄县,1962年改名为峄城区。 / `: k% ~7 @' J5 @9 \, X
  薛城区 薛城夏商时期称薛国,春秋战国时期,田文治薛期间大规模筑城,得名薛城。
/ a, ^# R. N! P3 z* [. Q  滕州市 滕取泉水腾涌之意。秦置滕县,1988年改名滕州市 5 Y9 E! {  D; _$ E4 ~" ~" c9 |6 q: u
5#
 楼主| 发表于 2014-2-9 15:04:13 | 只看该作者
东营市  原为村名,后胜利油田在此地会战并建市,用了东营村的名字,起名为东营市。
  U3 o; q" \, o" \7 A  b$ A0 O  东营区 市辖东营区、牛庄区两区合并为东营区。因系东营市政府驻地,故名。
) s8 s: X+ P. I5 c9 ^. {: [  河口区 河口区因地处黄河入海口而得名。 ! W: @! I" D9 K3 D" c) ^9 E/ o
  垦利县 此地原有垦区和利津洼两个名称,取其首字而得名。* o0 `/ y$ R& t% N" l
  利津县 因邑内有东津码头,取永利、东津之字得名利津。
9 D( x+ c/ A+ x0 Q; @9 i7 z. }  广饶县 得名于“海滨广斥,饶有鱼盐”。 0 Q+ Y. y& V$ X9 X2 [& a7 k( k
5 Z) Y% e2 r, r/ Q) b, ^
6#
 楼主| 发表于 2014-2-9 15:06:32 | 只看该作者
烟台市 烟台市因市区内烟台山而得名。
0 B# }0 P$ P* K4 F, ?2 ^  芝罘区 因境内有芝罘岛而得名。秦始皇三次东巡此岛,始有"之罘"之称,后改为"芝罘"。0 }6 [+ _% B4 y" B; N* \
  福山区 北宋靖康二年(1127年),伪齐帝刘豫登此山,称两水镇一带为"福地",因名此山为福山,故名。
1 b+ G3 C1 e1 i. `/ i  莱山区 相传800多年前,在今莱山大地上,一夜间来了一座小山,当时取名"来山",后因山上草木丛生,遂演变为莱山,由此得名建镇建区。 ; F3 E6 D4 F; l6 ]6 p* m
  牟平区 牟平因处牟山之阳平川地而得名。0 y* Z; A" y1 G" R  S& p- S
  龙口市 因原黄县有龙口镇而得名。
8 I' b( U# A# Z8 r" Y% h: F  莱阳市 因地处莱山(今旌旗山)之阳,故称莱阳。& F3 ^5 x. V1 K: X# U. h2 y1 e
. G* I+ q; ?; Q2 i" ?" p( X
潍坊市  因潍县与坊子区而得名。 * c7 `& P" J! l# x4 w; _
  潍城区 潍城区以旧潍县城得名。 ( J2 c8 T0 m* t1 r5 ^- ?" }
  坊子区 因坊子设立县级区而得名。
2 C4 H9 l% m7 Y8 T/ H& D  寒亭区 夏代寒浞在此建国,史称古寒国。汉王莽后改古国为亭,始称寒亭,寒亭因此而得名。- Q; S1 K% N. I! F8 _
  奎文区 白浪河以东因建有"奎文阁",故名奎文区。 ) J' i6 I3 `" V- p8 d- b
  青州市 青州之名起源较早,是古九州之一。7 {) [5 E% `; h1 e, S
  诸城市 境内有诸多古时县城,故名。6 w; B# T  K% A' u8 |
  寿光市 寿光因闾邱长老向齐宣王乞寿的故事而得名。
6 m4 f4 X& r1 B4 Z' C5 o  安丘市 因安丘侯国而得名。安丘春秋时因其地山丘起伏,河谷纵横,在山水环抱之中,故称渠丘。 : T1 r' i! t+ k: T
  高密市 因境内有密水,"其源言之谓高",故有高密之名。
, C) B0 a' i; |8 L$ m) R  昌邑市 古称邑、都昌。春秋时设城邑,为齐七十二城之一,宋建隆三年,建新城,称昌邑,为县治所。' @: L% j6 G2 |6 v+ y2 z1 z
  昌乐县 昌乐县古称营丘。为姜太公初封地。宋朝建隆三年(962年)始置昌乐县,以"都昌"、"长乐"两地名之尾字取名昌乐县,寓昌盛安乐之意。
% B; t& U, Q# R" l% L" Z  临朐县 西汉始设临朐县,因县城东临朐山而得名。 0 h0 o$ H/ E/ L( u
济宁市 据传因任城一带地势较高,可免水灾,能保安宁,故为济宁。. r6 F* Y9 T$ Y' e
  任城区 因境内自秦至明代先后设置任城县、任城国而得名。 5 _9 K$ e% t& \6 ]* Q8 a% w% s
  曲阜市 曲阜之名在《礼记》一书中就已出现,因"鲁城中有阜,委曲长七八里"。故名曲阜。0 M: M9 o2 b! _; ^
  兖州市 充州之名由来已久,《禹贡》记载:"河惟兖州"。言此州东南据济水,西北据河。禹时分天下为九州,兖州即为九州之一。
- Y0 {; y$ Q3 n' L. ^% Y- q5 F  邹城市 公元前221年设驺县,唐初改驺县为邹县.
( ], L; L7 N" E- `  汶上县 始称汶上县,取汶水在上之意而得名。 ' f5 z+ s+ o! [5 Q1 F4 `
  泗水县 因泗河发源于境内而得名。 + y5 j2 R5 h! ?* U- D" E  i
  微山县 因境内微山湖而得名。 $ j; F# q% w* B; l0 S( _8 K
  鱼台县 因境内有鲁隐公观鱼台而得名。
# B0 o2 S0 d8 U2 {  金乡县 因境内金山而得名。 % R5 r3 I: M$ v' W( u- w. e( W
  嘉祥县 因春秋鲁哀公时西狩获麟的故事发生在境内,取其祥瑞之意而得名。
3 p0 ~5 K6 Q5 c0 [4 ~7 [  梁山县 因境内梁山而得名。
" ]' K! E' \7 e' F4 N7 q9 R* Y# U  U$ v. b: V5 T$ o( K
7#
 楼主| 发表于 2014-2-9 15:09:51 | 只看该作者
泰安市  泰安因泰山而得名,取"泰山安四海"之意。' \2 r0 J  N) A% _8 l, C' M& J0 ^
  泰山区 因境内泰山而得名。
' D# t% ?- L4 U" N. v  岱岳区 岱岳区因境内泰山而得名。泰山古时亦称岱岳。 0 G6 y* _7 D, j9 q! l7 ?
  新泰市 取新甫山(境内山名)、泰山首字为县名。2 X. e( d# b( z: I5 a5 O9 I3 @) }. e
  肥城市 肥城因周封肥子国而得名。
+ q- y& \  j% Y0 D2 v  X  宁阳县 汉高祖于宁山之南置县,故名宁阳。 + D9 P% R9 ]9 V5 t# B
  东平县 东平,古称东原。东原底平是为东平得名之始
# \  P- t4 D8 L2 G2 m. f威海市 为防倭寇侵扰,设立威海卫,取威震海疆之意,威海之名即由此而来。
' Z: p% k/ _% s# C6 W0 l# b  环翠区 以境内名胜环翠楼将得名。 4 E" Z5 `8 j, I* R
  荣成市 以始皇尝射大鱼于荣成山,山在邑境内,故命名。 & a2 v) P! i6 X" D' x
  文登市 文登之名源于文登山。7 L/ b2 g! o, Z$ ^3 d' X- ~
乳山市 乳山之名源于大乳山。6 A( Z% H' @7 q# e

& q4 U! T+ @' o0 Y日照市 日照以日出初光先照而得名。: c! `* @) K8 I/ N" f
  东港区 以李鹏总理题词"黄河滩头千年睡,日照东岸巨港出"之意得名。
) p/ \. u; L) w" H8 N% d! |7 C  五莲县 因境内五莲山而得名。
' J) ~( p4 s; p) F6 Q# z! u4 K) h  莒县 莒地多产芋,时人称"芋"为莒,并食之,故以莒为部落名。 " F' u( z0 T* Z1 c; [# f
" I3 n4 |& w  [: _
8#
 楼主| 发表于 2014-2-9 15:11:51 | 只看该作者
莱芜市  齐灵公灭莱,莱民流播此谷,邑落荒芜,故曰莱芜。
# Q' P% f, o2 X. V9 y5 j2 S  莱城区 莱城区是1992年11月因县级莱芜市升为地级市而设立的县级区。
4 u# T; k8 e/ H, N+ k) p  k  钢城区 因境内莱钢而得名.
1 K) a' `, L% ?' ~6 v6 ~! o" B
% B% V/ W: |: z# X* w! z( W+ t9 H临沂市  临沂,以临近沂河而得名。
5 a- T+ Z! i' v* G" q4 _  兰山区 因现境域历史上属兰山县而得名。* c$ U3 [; S: r& |+ k0 r
  罗庄区 因地面多泉,遂命村名为罗泉庄,后更为罗家庄,今简称罗庄。
- x4 @) Y/ p' z& N1 P  河东区 因位于沂河东岸故称河东区。 ; }# s/ h2 h; ^$ R# I8 u4 j% M4 v
沂南县 因在沂水县之南而得名。/ R/ x3 M* S" N  Z# Y
  沂水县 因沂河流经境内而得名。 4 p- V* k/ f, ]0 d
  莒南县 原莒县南部地域成县,故名莒南县。
, h" `3 z5 A( S" g  临沭县 因辖区地跨沭河,故以濒临沭河而得名。
; W2 x- @$ @0 X7 G7 [  郯城县 因郯国都邑古城而得名。$ S/ T2 A3 H5 w9 t6 q$ L
  苍山县 为纪念1933年中国共产党员领导的"苍山暴动"而得名。
6 A: _: |  ~3 n: G# O4 R7 i  费县 因春秋时为鲁国大夫季友的私邑—费邑,故得名费县。
* ]8 h$ T' f! m5 |) x& ~+ b  平邑县 费县改称平邑县,因县政府驻地平邑而得名。 + r/ G% S4 w9 ^' @8 M
  蒙阴县 因在蒙山之阴而得名
6 S  k: S7 L6 h2 i: c1 ~7 s
/ u2 {  o3 t" n% |/ ^9 e1 G德州市  德州之名源于安德县,安德县之名源于德水,秦更黄河名为德水,因德水流经县内,故以为名。
9 {0 [% y% F4 F) _% z( I; o7 ]  德城区 原县级德州市更名为德州市德城区。 8 _. S/ \( }* n( T: M
  乐陵市 大阜曰陵,乐则取四民用足,国乃安乐之义也。
! V: ?! j0 X( w* n4 K; T0 Y# n  禹城市 为纪念大禹治水之功,改祝阿县为禹城县。1 \8 i; B& ^1 _/ T
  陵县 洪武十三年(1380年),复置安德县,称陵县,今陵县之名称始于此。 # f8 X9 B# C/ E: F
  宁津县  因临鬲津河而得名的临津城毁于大水,迁至现址,取"安宁"之意,改名宁津县。
, Y/ r* j4 u( l0 F  庆云县  卿云,古以为祥瑞之气,取其意,且卿通庆,故取名庆云。
- R0 a$ f4 l2 C/ G0 B: M4 J# s4 |  临邑县 秦时置漯阴县。后改称临邑县。 " p- Q: T- a& P6 n' I& U$ X
  齐河县 齐河县,因城临济水,济水又名齐水故名。
# i; s. v4 k, v/ ~4 u  平原县 平原县因周围地形平坦而得名为平原邑。后以平原邑置平原县。 3 x. v. d- T& A/ z; `
  夏津县 夏津县原称县(汉置),隋大业间改县置夏津县。以华夏民族及地处古黄河大渡口而得名。
$ u& J/ Z* _* Z, \  武城县 战国时属赵地,因地处赵国东部边塞,四无山阜,为防御强齐入侵,岁饬武备,修筑城防以屯兵,是谓武备之城。西汉初年,设东武城县。西晋太康年间,改称武城县
' Y% o' U# }. A+ m5 v9 H$ j, ?/ |/ r) _1 I8 B
聊城市  聊城市因史称聊摄国故名。
! w/ h! {. N- q& a# j  东昌府区 因明代称东昌府,境内有东昌湖故名。 9 J' `( V  Z  q3 Y* H2 \1 k
  临清市 卫河古称清河,临清因傍清河而得名。) g! A( m6 I. W3 _
  高唐县 高唐因地处沼泽之丘而得名。
* ~  ~! s. n" ~" M# R! G: H  茌平县 秦置茌平县,因县境在茌山之平陆而得名。 0 h$ e% D% ]6 s! `! v" J) I+ Y1 x
  东阿县 河曲形成大陵称"阿"。东阿置邑,名柯。战国改称阿,秦始称东阿,属东郡。汉置县相沿至今。
1 W" K  S- R9 M0 W! K$ j4 d  阳谷县 隋朝设县时取东阿、阳谷县界"阳谷亭"为名。 9 k; @+ H" g" M! W6 |) e
  莘县 春秋为卫国莘邑,秦置阳平县,606年称莘县。
4 U' Z+ |: F+ f  冠县 因春秋时曾在此设冠氏邑而得名。 - t. ]' r# r& h; I( V
3 x+ C' n! N% R- [  f

. l' b1 s6 O1 ?8 E1 X
9#
 楼主| 发表于 2014-2-9 15:13:37 | 只看该作者
滨州市  1992年3月,因惠民地区行署驻地滨州市,惠民地区改为滨州地区,后为滨州市。 : ~+ v) b: T" t  n
  沾化县 县名取义于汉代龚遂治渤海"海滨之民"复沾圣化。
' i7 s& u* j$ |' _& F3 U  博兴县 后唐庄宗李存勖为避献祖李国昌讳,改博昌县为博兴县。
# f& D1 C/ f/ w. U6 ?6 `9 w  邹平县 西汉以前,夏封舜后姚姓为邹侯,在邹平之域,立邹侯国。公元前201年置邹平县。 * c% H( O: R9 B, y: K
  惠民县 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 定州升为武定府,置惠民县为附郭,因有明代开凿的排水渠惠民沟而得名。 3 H" @/ e7 n: z! j  y
  阳信县 因治所为韩信自燕伐齐屯兵驻地,又居古笃马河之阳,县名由此而得。
9 V4 R: V- v$ }: }( t- p! R  r0 M无棣县 春秋设无棣邑,因北界"无棣水"而得名。
1 O. [7 ^/ y! \1 x菏泽市  "菏泽"原系天然古泽。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曹州升为府,设附郭县,赐名菏泽,始以菏泽作为地方名称。 4 y# x5 o' n. _; w/ r" Q' Z
  牡丹区 因境内牡丹园而名。
' b; H6 w5 P9 M9 B  鄄城县 因境内鄄邑、鄄城而得名。
( u  x" f( Y" W; s7 _8 y, h  I  郓城县 春秋鲁成公四年,鲁在此驻军并筑城名郓,郓城自此而得名。' z9 X  C  _+ S: m& P& Y' y
  巨野县 西汉始建巨野县,因古有大野泽而得名。
. p$ c! _; P" X  成武县 秦置成武县,明洪武四年(1371年)曾将县名"成"作"城"。1958年经国务院批准,将"城"改"成",复为成武县。
9 b3 _% R  [% A% W7 ?- @, h  单县 古称单父,春秋为鲁国单父邑,秦置单父县,汉代三次为县侯国,一次为县王国。唐末置辉州,宋置单州,明初改称单县。
" q7 M7 |/ k1 Y. X7 n% F  定陶县 定陶之名缘于陶丘。
8 O& y" o1 ]( h- n2 @8 R  曹县 明洪武二年,曹州治因水患近盘石镇(今县城),至四年降州为县,始有曹县之名( w- |% R* V* _! q/ F& ~
. z% e2 V3 a7 @  L1 E
; g6 N; Y, |0 d5 Z- D7 w
10#
发表于 2014-2-9 15:15:40 | 只看该作者
不错,是该收藏一下/ s8 r' ^( Z9 Q( o* I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