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社区论坛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社区 官方微信

莱芜社区论坛

查看:390 回复:0 发表于 2013-9-4 18:28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3-9-4 18:28:40 |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旅图文】西域游记之 二、梦始川西 Ⅴ、童话,从这里开始 [复制链接]

2012.7.8(康定——折多山垭口)


        闹钟准时的在7点钟响起,推开房间的窗户,想在第一眼就看到这个小城在白天是个什么姿态。康定,经过了一晚的沉睡,向我们展示的还是那样一幅朦胧的画面。同藏区大多的城镇一样,康定也是一座被大山环绕的小镇,在雾气稍淡一些的岩壁上,能看到教徒们刻上去的佛像,还有那些看不懂的经文,就连我这样没有宗教信仰的人来说,透过那些薄雾,感受到的是那些无处不在的灵气。
        虽说康定还在藏区的边缘,这里还居住着其他不同的少数名族,但是它的房屋已经让我们感到了浓浓的藏族风情。经过一个小时的磨蹭与梳洗,还有就是在我们住的小旅馆里捡到了一笔数目不小的“意外之财“后,我们便精神抖擞的开一了新一天的旅程。早餐,我们基本上都是选择吃面,别说川藏线交通闭塞,物资缺乏,但是饮食的价钱都还算合理,一碗大碗的排骨面15块钱,是最能填饱肚子的早餐。
        吃过早点,我们跟着路牌的指示,向我们的目的公路走去。一般在城镇的中心是很难拦到车的,因为这些来来往往的车辆并不知道他们的最终去向,再加之很多拉客的面包车司机跟在我们后面问东问西,很是讨厌。所以我们沿着公路,继续向城镇的边缘走去。虽说康定是一个小城,但是背着个大包在这些都是上坡的路上走起来,迟迟都还没能“远离人群“。
        康定城最出名的景点莫过于歌中所唱的“跑马溜溜的山“,在康定城中行走,寻找最佳搭车地点的时候,遇到了一些背包客,有时候会停下脚步同他们闲聊一会,有些说他们不急于赶路,已经在康定待了一天,也去了下跑马山。他们说跑马上是可以坐索道上去的,其实也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只是天气好的时候能眺望到蜀山之王的贡嘎山罢了。由于我们一直坚信着美好的风景还在前头,再加之此时晗哥时不时的都会接到家里面的电话,叫他时刻准备报名信用社的招聘考试,但是报名时间暂时不能确定,且需不需要亲自回去报名也还是未知数,便徒增了我们对时间的紧迫感,我们不想因为这些不太必要的景点而耽误时间,毕竟旅途到这里,勉强才算刚刚开始。
        大概走了两三公里左右的上坡路,就在我们双脚都有些打飘的时候,一个加油站出现在了我们的眼前,这未尝不是一个很好的拦车地点。不过这里早已有三四波人在“蹲点“了,看着眼前,真觉得“亚历山大“。不过也没辙了,再往前走也不是办法,干脆就在这里放下背包,歇歇脚,观望观望。
        此时,一波又一波的骑行者们从我们身旁的斜坡吃力地蹬踏而过,我知道,耸在他们前面的,是他们即将要挑战的千里川藏路上第一座垭口海拔超过4000米的高山——折多山。所谓垭口,是高原上常见的一个词,常为高山大岭的交通孔道。垭口在地理意义上指的是山脊上呈马鞍状的明显下凹处。当地人不是为了登山而登山,他们只是要翻过垭口,用最短和最省力的路途进山和出山。从康定城到折多山垭口,仅短短30多公里的路程,但海拔就会徒升2000多米,可想而是,这些骑行者们将要面对的是怎样身体和心理上的挑战。不过选择了这种方式来挑战川藏公路,他们当然会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和勇气。我打心底里佩服他们,时不时的向他们挥手致意,口中跟着喊道:加油!
        早前还弥漫在山间的雾气,此时在阳光的作用下渐渐上升,远处的山也渐渐放下“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姿态,开始向我们展示它们最真实的一面。此时,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颇为壮观。
        就在一边欣赏着山景,一边有意无意的向来往的车辆挥手的同时,加油站里的最后一波人,一对小情侣得意洋洋的在我们旁边踏上了停在他们面前的越野车,如同昨天一样,每到一处,便是我们“包底“。我望着身后的晗哥,仍是若无其事的站在一旁,便又忍不住出了声:
       “你快积极些行不行,你看都走光了,又只剩我们了。“
        经过前一日的搭车,感觉晗哥还是有些腼腆,怯于出手。
       “你在哪拦啊,我到油站里问停下来的车。“说罢便向油站里走去。
       过了十多二十分钟,仍然没有车愿意停在我的面前,我便又不甚耐烦了,朝着油站里的晗哥叫到:
       “你别在那里浪费时间的走来走去了,你过来我们在路边一块拦,都10点了,再不走得了,时间就耽误了,你看之前走的人,哪个不都是在路边拦到的!“
        就在说完这句话的时候,一辆小轿车从前面开来,我下意识的挥了挥手,司机望了望我,但并没有停下来的意思。这时,我便一眼看出来这车就是我们昨天最后搭的那辆。晗哥走了过来,我便对他说:
       “那辆车就是昨天那夫妻两的,他们望了我一眼,应该认出来了的,想不到他们也还继续往前走,不过不愿再载我们了……“
       “哎呀,人家小两口的二人世界,搭过你一次也就算了,一路都载人,是我也觉得妨碍。“
       “哎,还是继续拦吧。“
        又过了十多分钟,还是没有车愿意停下,此时感觉晗哥也有些按捺不住了,便对我说:
       “我们还是往前走走吧,这里看来也不好拦。“
        我听罢就不同意了:
       “你不要又说是地方不对,那别人能走得了,我们就走不了?你不要像个大爷般的站在那里,一起过来拦,准拦得到!“
        不过晗哥还是坚持着想要边走边栏,不过我实在是不愿背着个大包在这上坡路上没有意义的行走,便向晗哥塞了一句:
       “你要走你尽管走,我在后面拦,拦到了开到前面去载你。“
       “要是我在前面拦到了呢?“
       “你说不得的鬼话,我就不信我也是一个人,你也是一个人,要是司机愿意载,他不先停给我,反而开到前面停给你!“
       “那好,我往前走。“晗哥貌似有些赌气般的向往前路走去。
       “你如果真的拦到,不可能叫别人司机等我从后面赶上的,我们在新都桥等。“
       “哦。“
        晗哥还是“义无反顾“般的向前方走去……


        晗哥的“义无反顾“,被事实证明确实有些冲动。当他走后不久,便有一辆挂着警车牌照的越野车从前面开来,我不经意的向他摇了摇手,希望它能给我停下。为什么在这里我要用到“不经意“这个词,那是因为以前在家中看过一些游记,很多驴友说他们曾经成功的“劫下“过一些军车或警车,搭上这些车,感觉非常的“拉风“,但从我们这两天的经历来看,是遇到过不少的警车同军车,但是当我们向他们挥手时,换来的却都是“呼啸而过“的回应。这辆我没报太大希望的警车,却从我身边开过几米后减速下来,最后停在了路旁,看到这情况,我连忙跑上去打算询问。可我还没开口,司机便说:
       “去新都桥是么?“
       “对!对!对!“
       “上来吧!“
       “我还有一个朋友,他走到前面去了,这车还够坐么?“
       “上来吧,没问题的。“
        只见司机并没有要我将行李放到尾箱的意思,我便背起了大包坐进后座,此时包括司机在内,车里已经有三个人了,我想要是晗哥再背着个大包挤上来,空间确实不太宽裕。
        在我拦到车子的时候,晗哥并没有走太久,但是汽车在盘山路上饶了两个圈之后还没有看到晗哥的影子。照我推算,他不可能走得这么快,再加上司机开车的速度比较快,我便开始有些着急了起来,生怕晗哥在前面的岔路口走错了方向,亦或是车速过快,将他甩在了后头。就在我着急着左看右看的时候,司机师傅降低了车速,指着前方一个正在水龙头旁洗脸的人问我是不是我的那个同伴,看到了晗哥,我才真正的放下心来。


        汽车继续在盘山的公路上打着圈圈,海拔高度的变化不仅表现在耳中时不时出现的几声耳鸣,窗外的风物,也在不经意间变换着角色。刚上车时,路旁还是些高大的乔木,转瞬间就变成了一些低矮的灌木,随着车子在盘旋公路上转过一个又一个的急弯,灌木也渐渐退去了踪影,取而代之的已是在乱石堆中东一片西一片的矮小杂绿。这一系列的变化都在向我们说,折多山垭口马上就要到了……
        这不,车窗外渐渐地喧闹起来,一座白塔出现在了我们的眼前,五颜六色的“布条“在道路的两旁飞舞,一块大石头前聚集了早已到达的骑行者们,他们欢呼雀跃,争先恐后的在这块大石头前合影,以留念他们千里川藏路上的第一次征服,征服了康巴第一关,海拔4298米的折多山垭口!
        折多山为大雪山一脉,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折多山最高峰海拔4900米,垭口海拔4298米,与康定县城的海拔落差达1800米,是川藏线上第一个需要翻越的高山垭口,因此有“康巴第一关“之称,折多山是大渡河、雅砻江流域的分水岭,也是汉藏文化的分界线,翻过了折多山,就正式进入了康巴藏区。“折多“在藏语中是弯曲的意思,写成汉语就是“折多“二字。折多山的盘山公路确实是九曲十八弯,来回盘绕就象“多“字一样,拐了一个弯,又是一个弯,难怪当地人有句话叫:“吓死人的二郎山,翻死人的折多山“。
        这也是我第一次踏上4000米以上的海拔,内心的激动之处也无以言表,司机师傅也很识趣的停下了车,给我们在这次旅行的第一座“里程碑“处拍照纪念。垭口风很大,前面提到的五颜六色的“布条“实为经幡,它们被满满的悬挂在垭口的白塔和海拔标石处,随着风,如海浪般翻腾不息。
        五颜六色的经幡象征着天、云、火、水、土五个元素,经幡上写满了看不懂的藏文祈语,含义深远。风,则象征着一种仪式,将它们吹拂弥漫,旗杆上的经幡也会经常更换,换下来的经幡在藏民眼中是最好的护身符,而且越是高处的,越被认为是吉祥无比。在藏区里,任何一座大山都被认为是神,每一座山的垭口,都会有藏民挂经幡,撒五色纸片,献哈达。因此,在接下来的路上,只要是看到了满天飞舞的经幡,我们便知道,我们离又一座大山的垭口不远了。经幡,此时此刻,也是一种象征着胜利、征服的旗帜。


        虽说来之前一个星期已经开始服用红景天胶囊,预防高原反应。但是还是会对网上描述的高原反应那些恐怖症状有些担忧,再加之四年的大学已经让我变得有些懒惰,缺乏锻炼,对自己的身体不是很有信心。但是此时,听着折多山垭口处的欢笑,兴奋着,奔跑着,并没有出现任何的不适,之前的那些担忧,也随着这垭口的风,吹得烟消云散……


        欲知后事如何,静待下回分解……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反对反对0
 
回复 转播 分享 百度谷歌雅虎搜狗搜搜有道360奇虎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