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社区论坛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社区 官方微信

莱芜社区论坛

查看:599 回复:0 发表于 2013-10-30 04:19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3-10-30 04:19:58 |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人杰地灵孝义楼 [复制链接]

         记者 李萌萌% l0 D! \, g, ^0 V0 a
    开发区有个孝义楼,村里有个绾成了“8”字形状的宝葫芦,还有眉豆秧手杖,村里还出了个廉仕刘洞九,做官一直做到山西汾州府通判。如今,开发区鹏泉办事处为孝义楼村的这些宝贝和古物申报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记者在没去之前,对孝义楼的传说和故事已经略有所知。带着热切的期盼之情,记者来到充满神奇色彩的孝义楼村。- M) I2 n" }( k( Q6 p
    孝义楼村隶属鹏泉办事处,地理位置优越,紧靠新一中和六区,位居老205国道沿线,孝义河穿村而过。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孝义楼村已经逐步接轨市区。
5 p8 E3 A$ M$ x  R( v0 G1 U+ t( X$ L8 u" U    据《刘氏谱》记载,“始祖仁美原籍安徽凤阳,元末弃官隐茶峪(今莱钢)山中,明代九世祖守 字振西别号小台阴阳官致仕。 饮正介七十四岁终配郭氏。子三。长子在南孝义建村,三子在陈家峪建村,次子刘洞九至此建村,村中建一小楼,取忠孝仁义之意,称之孝义楼,村随楼名,故称‘孝义楼’。”孝义楼村村民都姓刘,同宗同族。村址原在205国道南侧,1978年迁到了公路北侧。4 |+ G# t; m: f- Z9 w9 L3 y4 C
    在村委刘主任的带领下,我们看到了刘氏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宝葫芦和眉豆秧手杖。! R1 D' a( ]5 e1 }8 e! S
    第一眼看到宝葫芦,让人不免怀疑,这真的是葫芦吗,葫芦能长成这种形状吗?走近仔细端详,就不得不惊叹了。葫芦上端长柄沿着葫芦腰间腰绕了一圈,然后又绕了一圈再从第一个扣中穿出,绕成复杂却又非常有创意的连环“8”字形状,整体看起来颇像一尊大腹便便的佛像,简直是巧夺天工。葫芦高0.32米,若展开高0.92米。葫芦瓜直径0.17米。从葫芦的自然性质来说如此缠绕两圈几乎是不可能的。更难以理解的是,因为上端的长柄连着根,葫芦要绕成这样,不是从上边的长柄来缠绕的,必须是拿着葫芦下边的葫芦瓜才能绕成,但葫芦瓜比较大又怎能从缠绕成的扣中穿出呢?而且扣与扣之间都有缝隙,很明显并不是葫芦小的时候绾成的。宝葫芦的成因至今是迷。著名书法家武中奇观看后赞叹是神来之笔,提笔挥写“留得仙气在人间”。- p3 ]7 O1 d7 H- c2 ~. T; h$ S
    宝葫芦保存在玻璃罩内,为了防蛀,宝葫芦被刷了一层棕色的漆,看上去更显尊贵和典雅。虽然已经有四百年的历史,但宝葫芦依然保存完好。
  u$ e  S; E  Z    关于宝葫芦的成因有个传说。刘洞九,字洞九,号筠叟,曾任山西汾州府通判。其妾为汾州府前任张公之女张玉婧,后被百姓尊称为仙奶奶。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写了一篇《狐妾》,说的就是刘洞九在做山西汾州通判时娶狐仙做妾的故事。
: J  h1 B: V* n7 |; A6 S    狐仙不但聪明漂亮,而且本事超人,相传宝葫芦和眉豆秧手杖都是仙奶奶种出来的。张玉婧和刘洞九从山西回家后,在院子里种了一颗长柄葫芦和一颗眉豆。家中一次摆宴招待宾朋,将宴设在葫芦棚下,在饮酒中张玉婧起身劝酒,不料垂下的葫芦碰到她的头上,令她当场羞红了脸。宴会结束后,刘洞九和张玉婧坐在葫芦棚下喝茶聊天。刘洞九指着碰了张玉婧头的葫芦说:“这个葫芦没长眼,如果长着眼它就把你的头来闪,免得你在众人面前羞红了脸……”张玉婧听后说:“我让你不长眼。”边说着边随手抓起葫芦,三缠两绕将葫芦的长柄绾了起来。至葫芦长成摘下来一看,竟和大肚子佛一模一样。刘洞九非常喜爱,将它珍藏了起来,成了刘氏的传家宝。那棵眉豆秧也很奇特,秧子竟长成了小树般粗,秋后挖出来,刘洞九做了根手杖,上面凹凸起伏,很不一般。这两件东西都成了他的喜爱之物。
1 f. j0 s& M9 ~3 W" l    除了宝葫芦和眉豆秧手杖,还有茄瓢子。茄子居然也能做成瓢用,以前真是闻所未闻。这些都经过植物专家专门研究考证,但对于成因至今也没有恰当结论。此外,村里还有王碌碡和石浴盆,这些在孝义楼村人看来都是宝贝。4 H0 _9 ^6 [& n' H$ U* }! g4 f
    刘洞九还非常喜爱奇异怪石,在山西汾州收藏了很多,其中有两尊形状奇特,不同凡响,既像直立的怪兽,又像驼背凸肚的老翁,每块石头上有九十二个洞,因此名叫九十二洞石。刘洞九从山西回家时一并托运了回来。如今,这两尊石头保存完好,一尊在泰安岱庙北门供游人观赏,一尊在原莱芜市委大院里点缀风光。
# G& U( v  P: D' G0 Z    在孝义楼村东有座山,叫松山。山前是白衣庙,白衣庙建筑古朴典雅,黑瓦,庙基用方木顶起,建造非常讲究,足见当年刘氏家族的兴旺。白衣庙里供奉了神像三座。最值得称赞的是白衣庙的内墙上画着24孝图,讲述着“弃官寻母”、“鹿乳奉亲”等感人的古代孝顺的故事。
. I8 Z: ]; Z8 S0 p( _6 O    几百年前在庙里绘制二十四孝图,足以看出孝义楼村刘氏自古就有的忠孝传统,后世子孙更该继承和发扬。这些图虽然历经几百年,仍然非常清晰,但由于庙里现在开始漏雨,而且由于潮湿,部分墙皮已经开始膨胀脱落。所以对白衣庙的保护非常紧迫。) h! L4 Y' V# g
    孝义楼村规划以松山为中心,包括山前白衣庙,山后的孝义水库,建设一个风景区,为以后的居民区建成后花园。
$ i- e: a3 r/ a1 p4 u9 h: |    如今的孝义楼村的这些宝贝和古迹已经申报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相信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后,保护会更系统完善。
: z3 O6 T& q% l/ o8 @2 B    仙奶奶:传说中的狐仙,名张玉婧,刘洞九之妾。刘氏后人十分尊敬她,均称其为仙奶奶。
- k' a) Z" |2 w: R/ I+ ~- {  m    记者感言:正是因为山好、水好,才能种出宝葫芦,种出来的眉豆秧才能做成拐杖,长起来的茄子才能做成瓢;正是因为风水好,才会有刘洞九这样的名人和后来的多位达官贵人;也正是因为这里人杰地灵,仙奶奶才会在此落户。当年有人问仙奶奶什么时候再回来,仙奶奶指着桌子上的煤油灯说,等到灯倒过来掌的时候,我就回来,当时大家都以为仙奶奶不会再回来了,但如今的灯确实倒过来掌了,看来为孝义楼带来福气的仙奶奶又回来了。
" p- `6 M2 S+ T4 N9 B5 ^    紧靠新一中和六区,背靠离市区最近的孝义水库,地理位置非常优越。孝义楼村规划以松山为开发中心,围绕刘洞九留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白衣庙,结合孝义水库形成一个风景游览区,并以此为基础,带动第三产业及相关产业发展。相信随着城区的扩容和城乡一体化的进程,有着丰富文化遗产和显著地理位置的孝义楼明天的发展将无可限量。+ L4 T+ ^, [7 R. L0 l* I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反对反对0
 
回复 转播 分享 百度谷歌雅虎搜狗搜搜有道360奇虎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