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社区论坛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社区 官方微信

莱芜社区论坛

查看:529 回复:0 发表于 2013-10-30 04:19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3-10-30 04:19:59 |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古八景新访之八:龙潭星现 [复制链接]

         记者 李萌萌
8 D6 O( R( ~! q    汶水西流是一奇,宫山夕照世间稀。苍峡雷鸣闻数里,仙人遗迹石如泥。棋山柯烂终难信,矿山呈瑞送兆时。龙潭星现中秋好,两洞祥云远相集。
7 _) `0 N; t4 F+ B: X& k    物换星移,沧桑变迁。古八景中,一些古景已经踪迹渐无,残存在字里行间任后人追忆;一些古景因人为破坏,景色不复当年;一些则历数百年风雨依然巍然挺立,焕发勃勃生机吸引后人络绎不绝前来寻访……回望莱芜古八景,让人们感受古景韵味,追溯莱芜悠久文化,让八景永葆生机。2 p. ~1 a- V9 `
    莱城西北80华里处,有座照壁山。这里山峦起伏,群峰耸立,峭壁如刀斧劈,直立百丈。
6 x8 j7 N- f3 F7 x- w) N. O    山腰有龙王祠遗址,祠下是“临绝涧漳”。流水汇集龙潭,清澈如镜。山光树影摇曳水中,似九龙嬉水,神奇幽兴。相传天旱至此求雨,潭中龙即显灵,立时下雨,故称深潭龙现。' Y( q7 L# ~) A
    龙潭边,照壁下,树散凉气,草生冷风,石壁高耸,光线幽暗,不见天日。坐崖下,仰望苍穹,即使赤日行空,天气晴和,繁星亦清晰可见,故又称龙潭星现。$ @- W% f+ B9 ^, a
    水容漠漠镜光寒,
8 @' P/ p* Z  \8 P3 `+ ]2 v    灵物蜿蜒碧处蟠。, E* [5 t$ n2 J2 }; i2 }- y
    一自绕潭雷雨后,4 c8 y3 L5 J: S* V/ \, r2 k0 k
    野人香火向清坛。0 l4 N" X" i) b2 V
    带着对黑龙潭的神秘向往,我们从大王庄镇龙尾村进山,沿着山谷,伴着水声,迈进了齐鲁大峡谷的重要组成部分黑龙大峡谷。一路上林荫密布,环境优雅。走进峡谷深处,仿佛进入了一番别样天地:林荫如一把天然太阳伞,留住了清凉;水流似汩汩清新剂,平添了舒爽;鸟鸣蝉噪声中更显得幽静,又带来丝丝恬淡。
6 x0 E- c- G$ K6 K+ `    林荫中,一石上刻毛主席的七绝“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仿佛在提示我们,在纷繁芜杂的社会环境中,我们要如“劲松”一样保持一种从容的心态,既然出来游玩就要洒脱一些;又似乎在提示我们,“无限风光”还在前方。5 l% k% \* ]2 O1 s
    不远处瀑流声声,放眼望去,一瀑布如龙游般曲折盘旋而下,仿佛不见踪影,又忽然从石缝中奔流而出,原来是“双龙瀑布”。瀑前巨石上有两个草书“龙”字,一个飘逸洒脱,一个内敛深沉,仿佛一条“卧龙”,一条“腾龙”。2 |% `% _4 \9 t
    往前走,又走进一片树荫。正走着,忽然前面一巨石挡住去路,左侧仿佛是出路,但走两步,发现前面无路可走了;右拐,一条隐约的小路绕到石后,才发现又“柳暗花明”了。这才明白石上所刻“迷糊阵”的含义。, h7 Y; R( O2 h6 {  w
    走出“迷糊阵”,前面一溜石台阶顺山势而上。抬头望去,两边绝壁悬,仿佛走进了另一个世界。路分为两条:走左侧,进入一石林,如迷宫般绕出;右侧,贴着石壁,壁上刻“仰天俯地”,沿着石壁可看到天空;中间,是一线天,巨石中间只容一人通过,抬头看去,只露出一线天空。走出一线天,一下子豁然开朗。树木林立,水流潺潺,前面热闹非凡。水中一石块惹人注意,原来是“龙女梳浴”石。石整体呈黑色,中间的白色花纹突出,形状酷似一端坐的人,头和手都非常形象逼真,而且白石中龙女头部夹杂一条黑色石纹,如头发一样,让人不得不慨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 \) g. H( c6 J  z3 F    向前走便来到照壁崖底,抬头仰望,崖壁如削,树木参天,只能在崖底贴着崖壁抬头能看到天空。据说,天气晴朗时,尤其在中秋时节,坐在崖底仰望苍穹,能看到繁星闪闪。照壁崖下方刻有一诗,“一半上云,一半下潭,龙游一半,鹰旋一半”。当风雨来临时,照壁崖下烟雾朦胧,下面黑龙潭里祥龙舞动,上面鹰在盘旋,形象地表达出了照壁之深、空间之阔、环境之秘、意蕴之美。9 N* E0 I6 j0 ~- ^- @7 F
    照壁崖下方还有一明泉,泉水沿着石壁渗下,在下方形成滴水,一年四季不断,传说用此泉水滴眼,有爽神明目之功效。+ m$ o+ F; w$ g9 q! E6 `
    沿峡谷下来便是黑龙潭一潭,潭水呈墨绿色,潭的内侧石壁上刻有一草书“龙”字,仿佛一条黑龙伏在潭中,一条瀑布如丝带缠绕般注入。一潭西面山坡上是龙王庙,龙王庙左侧石壁上有石刻。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是龙王生日,这里都要举行庙会,四方居民都来此给龙王爷祝寿,期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一潭上行不远,一条瀑布如玉带飘落般沿石壁流下,颇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的韵味,这便是二潭瀑布。上行不远,便来到三潭,三潭瀑布层级向下,如锦缎扯落,看似放纵,却又在任意挥洒中浑然一体。7 v( |* i5 C3 i( r7 h
    抬头仰望,绝壁中“龙潭星现”赫然醒目,不禁让人慨叹,真乃人间仙境!  H# o! H5 M# P" g& F0 ^9 ]! Z
    【位置】
+ F3 ^4 J( p. j  d7 {    从大王庄镇龙尾村,沿着山路从黑龙大峡谷进山。) A3 F1 `! G# |1 `2 L5 ^* D
    【古迹】3 P0 Y3 Y8 @" l6 z! p
    黑龙潭西侧山坡上有黑龙王庙、太子庙、玉皇大帝庙。明、清建筑,均为四梁八柱结构,今翻修。龙王庙西石崖上有摩崖。0 g3 ^" A7 c. u% g- G' {  d
    【传说】$ v8 {% Y" f' Q; A0 O1 l8 R
    黑龙潭中有条黑龙王,当地人一直称他为“黑龙王爷”。传说,黑龙王爷本来缠绕于天宫的华表之上,因偷吃了玉液琼浆,被玉皇大帝罚下人间。他投胎到茌平县李居店一贫穷李姓人家,取名李佐举。历尽了人间的辛酸苦辣后,李佐举悔悟了自己的过错,经常仰天哀叹。他的虔诚得到了玉皇大帝的赦免。让他在莱芜的黑龙潭为王,掌管章、莱一带的行云布雨之事。从此以后,章、莱一带风调雨顺,深受当地人们的爱戴,开始称他为“黑龙王爷”,他也就心安理得地享受起人间烟火来了。黑龙王感到寂寞,于是,他化作原来青年时的容貌,四方寻俊美佳人。后来,他听说东山口村一位魏姓财主家的闺女十分俊俏,便来到魏家当了伙计。从此与魏女不时见面,眉来眼去,渐渐地产生了感情。有一次,魏财主让他与另外两个小伙计去浇麻,结果李佐举怕热就在地边睡起觉来。两个小伙计浇了一半回去吃饭。李佐举随后化作龙把地浇了一遍也回去吃饭。两个小伙计告了状,魏财主见了他很生气,说:“我可不想养闲人。”李佐举说地他都浇完了。“难道你是一条龙,这一会就全浇完了?”魏财主不相信,于是就带两个伙计点上灯笼向麻地走去,到了地头,三个人惊呆了,地确确实实浇过了,而且水还没渗完呢!/ u' D4 \; }& C0 `) _$ s  f! s4 {
    从此以后,魏财主再也不敢小看李佐举了,同时他是龙化身的说法也慢慢地在人们中间传开来。
9 g# V8 \3 _3 v% b' j    一天中午,李佐举正在井边葡萄架下歇凉,魏女也趁无人之际来洗衣服,两个有情人借此难逢之机,倾吐了各自的爱慕之情。后来魏女说:“人家都说你是龙的化身,到底是真是假呢?”李佐举就把自己的身世从头讲了一遍。魏女就提出叫他变成龙看看。李佐举说:“不行,突然变回龙身会把你吓坏的。”魏女强求,李佐举便复身为龙,头朝下,尾向上,爪动尾摇,井水上涨,尾巴一直在井池里不住地摆动。魏女见状,惊慌失措,急忙拿起捶衣服的棒槌照着井池里的尾巴砸去,“咔嚓”一声,把尾巴砸下了一块。李佐举负痛腾空,携着魏女而起,回黑龙潭去了。从此魏女与李佐举成了恩爱夫妻,被当地人称为“魏娘娘”,李佐举也因丢了一截尾巴,又混上了“秃尾巴老李”的称号。( ^1 Z1 h, \4 [+ ~) n* J
    记者感言:走出黑龙大峡谷,感觉就像从仙界回到了人间,照壁的深阔、明泉的神秘、黑龙潭的静谧、黑龙瀑布的潇洒飘逸让人回味。有如此美景,是当地人的福分,应该好好珍惜利用。
2 x6 o0 L+ m! A3 e( T9 F7 H    如今,黑龙潭风景区与房干风景区已经连为一体,双方合作开发,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双方的优势,旅游资源相互配合相得益彰,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旅游效能,已经成为莱芜的旅游圣地。
0 P0 s) t# {. Y2 V, E  B& b    古景明天更亮丽——写在八景新访报道结束之际$ s/ V5 s3 d' W2 z
    拂晓
- d6 V- L  Y. }  S$ B    《鲁中晨刊》“齐长城”栏目自6月13日推出《古八景新访》报道以来,我带着浓厚的兴趣,每期都认真拜读。随着记者的笔迹,回望莱芜历史上的八大名景,感受古景韵味,追溯莱芜悠久历史文化,欣慰而愉悦。  t, M- e& B, E; E& b
    古景新访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莱芜古八景是一笔丰厚的财富,是上天赐予我们的,我们应该很好地利用。但物换星移,沧桑变迁,有的古景已经踪迹渐无,令人遗憾。有的古景点的开发利用也不令人满意。今日新访,开辟专栏,连续报道,并提出建议,我以为是在抢救历史景点,采掘历史文化,传承和弘扬莱芜的古老文明。我们完全可以古为今用,因为不少景点极具旅游开发价值,如若能将自然景观打扮得再漂亮些,人文景观再深挖丰富一些,使景点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按现实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思路来办事,不仅弘扬了莱芜的古老文明,彰显了莱芜人的开拓进取、争创一流的精神,还会带来经济收入,岂不是一举多得的大好事、大喜事!! f( ^: Q+ {* @6 Y! E2 _
    我很欣赏这次记者采访的报道架构,有记者游记、古景位置、古迹、传说、记者感言,图文并茂。尤其是此次记者采访搜集到了不少新内容,特别是传说部分,丰富了以往的记载,看得出来民间蕴藏着无穷的材料。
$ ?0 _& @' W$ J  j    在记者的连续报道中,我最欣赏和佩服的是“记者感言”,这些感言主要是对保护、开发、利用这些景点的意见和建议,条条都具有专业性、可行性,彰显出新闻工作者的良好素质、责任感、责任心,都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和研究价值,千万不可等闲视之。
9 A5 l. g" h( o3 x5 |7 {( L    我相信,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随着人们对名胜古迹的重视、保护、开发和利用程度的不断加强和提高,我们的古景明天一定会更亮丽。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反对反对0
 
回复 转播 分享 百度谷歌雅虎搜狗搜搜有道360奇虎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