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社区论坛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社区 官方微信

莱芜社区论坛

查看:5466 回复:0 发表于 2011-8-25 16:03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1-8-25 16:03:34 |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莱芜村名简考 [复制链接]

    村名是集聚地的方位界定,是集聚地域地理环境特征的印记和标示,是村庄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写史者往往对村名的由来疏于细考。特别是对一些难以究其定名原由的村名,大都是以传说的形式录记史册,并以此方式演绎着。岂知,传承演绎的结果,恰恰模糊了村庄的真实历史来源,曲解了村名的本质内涵。因此,要完整地书写村史及行政区划史,不可忽视了对村庄定名原由的历史考证。
    村庄定名,有其广泛的自由度和随意性,但定名原由总是有迹可寻的。就莱芜所辖村庄之名,大体可归结为以下几类:
    一是以姓名村;二是延用地域称谓或以当地自然地形地貌以名村;三是基于某种特定事件的名村;四是作为标志性地域称谓或以山水为方位标志以定村名。以上所提及的各类村名,有的表意比较直观,观其名则知其意。但是,也有许多村名,直观字面是很难解其表意的。特别是在延用地域称谓和基于某种特定事件两类村名中,有些村名表意非常隐晦,不经细考,很难把握其名称由来之因。在民间演绎、传承的许多传说,大都出自这两类村名。在此,可引证几个特殊村庄定名,作以具体分析。
    见马村名的由来。民间流传着两种说法。一说是宋朝时,柴王爷在此地寻找一匹走失的宝马。有人称在此地见过宝马,因而取其名见马。另一说,是鉴、马二姓在此建村,故称为“鉴马”,后演变为“见马”。柴王爷寻宝马之说,属神话传说,不足以作为村庄定名之据。鉴、马二姓共建村庄说,因此地无马姓居住的文载,也无马姓后人可考,所以,不能成为村名由来的定论。不过“鉴马”作为村名,直观看来,有姓氏的表意。仔细想来,还隐含着另外一种表意,那就是“鉴别马力”之意。从这层表意解读村名,不难想到,这是一个独具特色的地域称谓。表明,自古以来,这里就是一个“鉴别马力”的特殊地带。
    许多史料提到,这里是通往青州的一条古道。有的称其为“御道”。正是这一御道,揭示了“鉴马”一称的历史渊源。“御道”,实质就是史书中所记载的“贡道”,即青州通往帝都——— 冀州的进贡之道。谈及这条贡道,可追溯到夏朝。夏朝对所辖疆域实施九州管理。冀州为帝都,其他各州都要向帝都进贡。青州向帝都进贡的便捷路线,就是路经今见马地带的这一道路。《禹贡》载:“海岱惟青州,厥贡盐絺,海物惟错……浮于汶,达于济。”《中国通史》载:“青州许多河流都是流入海中,只有汶水入济,所以,汶水就成了青州的贡道。”这些记载,都是说的路经见马的这条古道。这也可称之谓舟载贡物之道。马是古代远程运物的重要工具。可以想象到,从青州过来的载重之马,翻越青石关后,已经疲惫不堪,再经过30多里山路跋涉,来到“鉴马”地带,紧接着又要上下攀爬几道沙岭陡坡,不是体壮耐力之马,是很难经受住这一路段所考验的。可以说,在这一路段中,出现滑蹄摔倒,翻驮滚坡的现象在所难免。所以说,东起东见马,西至西见马,这一路段,不仅是一个“路遥知马力”的地带,也是一个路难“鉴马力”的地域。将这里称之谓“鉴马”地,应该说是名副其实的。这就是今见马村村名的本称由来。
    雪野村名的由来。此称较权威的说法是《莱芜县志》的一则记载。载述:“元朝郇、谢等姓居此,原名薛野。清乾隆五十一年,水患毁村,整修时挖到一泉和石碑,上刻‘雪花泉’三字,由此称为‘雪野’”。将“薛野”改称为“雪野”,如此演变,无可厚非。但是,原名薛野因何而来?所表何意?均在不可知之列。名称中,虽有一“薛”姓,但从“野”字的字意分析,此称并非以姓名村之类。野的表意为山野,故此称应属地域称谓。此地域为什么称之谓薛野呢?要解其本质表意,需要对古人在记录有声语言时,常有借字记言现象作以分析判断。古人对于有声语言中的用词,常有不用表示本来意义的字,而借用音同或音近的文字记录。这就是古籍中所谓假借用字。这种假借用字现象,在现今莱芜的许多村名中依然存在着,延用着。按此现象,联系此地域原有的地形地貌特点分析可知,名称中的薛、雪都不是名称的本字,而是与本字音同或音近的两个借字。其本字应是个“穴”字。就是说,此地域的原称应为“穴野”。“穴野”的表意即“穴居野处”的意思。史料载:“该村,原由雪野、邢家街、北地、小雪野四个自然村组成。”由此可以说,四个自然村共同表明了穴野地域的区域范围,分享着“穴野”这一古地的居住权利,传承着该地域原型原貌的历史印记。
    通过几十年来的开发建设,这里已是旧貌换新颜。但是,上了年纪的当地老人,对这一地域原来的地形地貌,地理环境,依然记忆犹新。山岭密布,沟壑纵横,荒坡野滩的自然风貌,依稀尚存。古人称为“穴居野处”之地,想来并非言过其实。
    茶业口名称的由来。有史料载:“因村址在茶业河口,故称茶业口村。”但在解释上、中、下三个茶业村名时,又说是“因村北有茶芽山而得名。”四个茶业村似乎都找到了定名依据,不过,有两点质疑并未交代清楚。一是四个村都处于“茶业河”流经地域,为什么茶业口村以地处河口为据而定名?其他三村却以地处“茶芽山”旁而得名?二是四个村都以“茶业”称之,名称相同,为什么定名的依据和原由各不相同?可见,所提及的定名依据并非真实可靠。
    在这一地域中,冠以“茶业”之称的除四个村名外,还有茶业峪、茶业河等。它们为什么都以“茶业”定称?“茶业”的本质表意是什么?要解其真实内含,不可仅局限于字面解读,必须结合地域实情作以具体考证。
    探讨“茶业”一称的本质表意,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是把“茶业”视为本称;二是把“茶业”看做是借字代称。如果说“茶业”是本称,就说明,这一地域曾经是一个茶业发达地区,是一个广泛种植茶叶的地域。但是,在这一地带,并无种植茶叶的实物考证,也没有经营茶叶的商业文载。虽然流传着一个“南蛮子采茶”的神话故事,像这样的传说,是不足为实证的。可知“茶业”一称,并不是地域本称,而是一个借字代称。“茶业”的本字是什么呢?联系地域实情分析,可以推断,“茶业”的本称应为“叉野”。“叉野”的表意是“叉峪之野”,实指四个茶业村所处的这条大山峪,此峪,人们称之谓“茶业峪”,其本称谓“叉野峪”。“茶业口”的本称为“叉野口”,表意为叉野山峪峪口,这就是“茶业口村”名称的本质由来。其他三村的村址,分别处于“叉野峪”的上位、中位和下位,故定名为上叉野村、中叉野村和下叉野村,后演变为上茶业村、中茶业村和下茶业村。
    三村北部的山,人们称之为“茶芽山”,其本称应是“叉丫山”。是说,有许多峪叉分支的意思。“叉野峪”,当由此而得名。
    茶业口镇李、高、秦、刘、王五个白杨村名的由来。对于五个白杨村名的由来,《村庄》一书中做了两点认定:一是因此地白杨树丛生,故定名为白杨村;二是以村中人丁兴旺,居户为多的姓氏改定或直接冠以村名。显然,这是对村名的表象分析和直观解读得出的结果。仔细想来,这两点认定,不仅没有揭示出村名的真实由来,反倒成了解读者的自我否定。
    试想,如果真是以白杨树为标志物定村名,那么,始定村名的村民们,必然会把白杨树作为神圣之物加以敬崇,倾心护理,而且会形成村风代代传承,但事实并非如此。在这长达十来里地的地域中,有五百多年的古柏,有三百多年的栗树,却没有一棵古老的白杨树留存于世,也没有崇拜白杨树的村风民俗流传,何故?事实做出了否定答案。
    关于以居户为多的姓氏冠以村名之说,也不合民情。如果真是这样定的村名,难免存有以多户欺少户,以强势压弱势的霸道之嫌。这种做法,既不利于姓氏之间的和睦相处,也不利于村民们协作共事友好往来。但事实是,各村姓氏之间,不管是先居者还是后迁者,不管是多姓户还是少姓户,相处都很融洽,邻里关系都很好,从没有仗势欺人的现象发生。可见,以多姓冠以村名说,也属不实之说。
    五个白杨村的村名到底因何而定?以姓冠以村名的原由是什么?要求其实情,还需联系地域实际,对村名的本质表意作以具体分析。
    五个村都以“白杨”称之,表明村址属同一地域,换言之,“白杨”是这个地域的统称。“白杨”并非指“白杨树”,而是古人借字记录的地域称谓。“白杨”的本称实为“北阳”。“北阳”是“北阳坡”的简称,实指北山之阳地域。五个白杨村的村址,均属这一地域,所以,村名都以“北阳”称之,后演变为“白杨”之称了。
    北阳坡地域的总体走向是西高东低的地势,故西部可称谓“上北阳”或“里北阳”。设村后,村名定称为“里北阳村”,后记为“李白杨村”。
    关于“高白杨”中的“高”字,很可能是用于位居高处之意,此村有高姓居户,这和村名可能是一种巧合。刘、王白杨村当属以姓冠村名。
    曼里村的村名,也是起因于北阳坡这一地域。村址处于北阳坡中部偏西地带。因北阳坡西部习惯称“里”,故称“曼里村”地带为“曼里”,定村名为“曼里村”。“曼里”实指“北阳坡”由此蔓延向里延伸之意。
                                                           莱芜市老年大学 苏培汉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反对反对0
 
回复 转播 分享 百度谷歌雅虎搜狗搜搜有道360奇虎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