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社区论坛
标题:
凤凰城的传说
[打印本页]
作者:
年关总要梦一场
时间:
2013-12-21 14:06
标题:
凤凰城的传说
“九顶
雅鹿山
,八宝
凤凰城
”
3 N% f8 ~( F* H; P. U
说起凤凰城,民间传说如架上的葡萄-----嘟噜一嘟噜的,这里就讲一个与凤凰城有关的故事。
/ h! R/ |- {& S
早年间,这里不叫凤凰城。叫啥,谁也想不起来了,姑且叫它土城吧!为啥,因为它的墙是用土圈起来的,是一个拥有不足千人的玲珑土城。说是城,还不如现在的一个大村庄宽敞。因为那时人稀,拥有这么多人口也就算够多的了,土城里住着些靠蝇头小利养家糊口的买卖人和手工业者。
0 A% v6 S# L5 E; v4 O; ?7 ~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土城里酒店铺户齐全,买卖倒也兴隆,远近客商往来也比较频繁。到了元朝,
莱芜
的冶铁技术得到了发展,便在土城里设立了冶铁监。大批冶铁工人把整个土城挤了个满满当当,只好又在城的四周搭房建舍,修造冶铁炉,土城活跃起来。
1 V* j. z: t/ G. l0 w9 O8 `
一天,一位知天文、懂地理的文人(因年代久远,名姓无考,就只好喊他先生吧!)顺着倒流的汶河水岸,来到了土城。先生顿觉心旷神怡,只见土城坐落有序,前依碧波荡漾的汶河水,后靠九个山头的雅鹿山,街巷纵横,有条不紊。城里男女老幼,你谦我让,相敬如宾。先生围着城转了一圈,又顺着街巷踩了踩,认为土城人丁兴旺,百业发达,定是建在了风水宝地上。于是,毛急急爬上九顶雅鹿山的最高峰。他手搭凉棚,鸟瞰土城,不禁大吃一惊,只见城池为中,左右东西关为翼,南关为头,北关(城北埠、花园等村)为尾,组成了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那凤凰的冠羽轮廓清晰,鸟嘴伸进了玉带似的汶河水。北部的几个村庄,星罗般地组成了凤凰多彩的尾巴。时隐时现的群山,如一条腾云驾雾的苍龙,围着凤凰腾飞。看到此处,他不禁脱口说道:“好一座龙腾凤舞的凤凰城。这样的天时、地利、人和,准能代代出名人,辈辈出孝贤。”
J" n8 M8 Y. j* p( |3 S
不久,一个美丽的故事就在土城里传开了。说是一只五彩的凤凰栖落在了城里,带来了万道的瑞气,千色的彩鸟。说也怪,此时的土城,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倒流的汶河水变得甘甜甘甜,平常见不到的鱼,一群一群云层般逆水而上。岸两边树丛里传出了清脆悦耳的鸟鸣,飞旋起五彩缤纷的鸟儿。城北面那座几尽光秃的九顶雅鹿山披上了绿装。小树下,草丛里,千姿百态的灵芝,长得圆顶溜溜的喜煞人。树上的害虫不由自主地把自己封结起来,肆虐的田鼠,不仅不偷粮,反而四处搜集鸟畜粪便,埋在庄稼根上。就连平时让人讨厌的乌鸦也学着喜鹊那么喳喳叫个不停。
' I6 Z! h. A, a) E# G4 X: T4 H! k
收获的季节到了,只见田里的谷子尺把长,树上的果子茶壶大,更让人喜的是西瓜,个个都像碌礴大。吃不尽的青菜脆生生,伸手捉住的白鲢鱼,扑棱扑棱似银灯。家家户户你谦我敬,和和睦睦做营生。真个是政通人和,生机勃勃的凤凰城。自此,小城有了凤凰城的美名。
* P. Q4 P; o0 W5 ~# N+ G
凤凰城自古就是三八逢集。每到这一日,方圆百里的乡民,肩担、手提着自己的土特产,起五更睡半夜,餐风饮露到城里。说是赶集,实际上是来看看传说中的凤凰。赶完集,吃完饭,人们便聚到九顶雅鹿山上看凤凰城。天长日久,把东面最高的山顶,硬踏下去了一大截。
& E1 L* p7 X, h1 h
据说逢集这一天,蓬莱八大仙人和散居在莱芜的提篮老媪、了源**也到集上凑热闹。铁拐李,卖跌打膏,吕洞宾卖剑耍把式,韩湘子说快板,汉钟离卖蒲扇,何仙姑卖的那花,七颜八色,还带着露珠儿哩!提篮老媪挎着个竹篮在人群里挤来挤去,问这问那。别看她是脏兮兮的老太婆,神通却大着哩!她的那个竹篮啥也能装,遇着买卖实心的人,竹篮盛水点滴不漏;遇到贪心坑人的卖主,那篮子连西瓜都盛不住,惊得一般奸人缩头藏脑,再也无心来坑人了。了源**,穿着蓝布长袍,手持封旗专给那些不孝儿女看相,当面点破,把那些不孝儿个个臊得无脸见人,引得众人唏嘘惊诧不已。
8 H; }6 }4 \2 x. k( _5 T7 B
更让人惊奇的是,每逢仙人来时,城内上空,祥云飞飘,离城南十几里的凤凰山上一条七色的彩虹把整个山都圈了起来。文人雅士,三五结伴聚在雅鹿山魁星阁里,左手提着二两酒,右手捏着炸蚂炸,叽叽喳喳,吟诗作赋。如果赶上矿山呈瑞(九顶雅鹿山,又叫矿山,“矿山呈瑞”为古八景之一),那美景更是举不胜举。
) r2 ^3 g% g( f3 ], k: h5 g; F3 [
凤凰城果真是座宝城。哪八宝咱尚且不说,仅逢凶化吉,遇难呈祥这一条就够让人咋舌的。元世祖至元九年(1273年)的一天,麻杆子雨从子时一直下到第二天的丑时,汶河里的水暴涨,冲毁村庄无数,唯独凤凰城安如泰山,奔涌的河水咆哮着到了城边便风平浪静地朝下游淌去。到了至正六年(1347年),连续7天的大地震,那山顶上的平石都震了下来,凤凰城里的房屋及树木无一损害,就连城墙的土也没掉下一点来哩!
8 Z; P9 O/ V$ B! ~1 B
凤凰城经历了千百年的风雨雪霜,养育着一代代孝子贤孙,留下了“九顶雅鹿山,八宝凤凰城”的美誉。
" h" U6 Z7 U) N* J: F
附:莱芜名称的由来
6 f( Y, L- b$ s- Y0 c
莱芜名称的由来有六说。
: A! x: M ~6 b5 ?3 d5 H$ p4 p% T7 c' X
一为荒芜说。按字意解释,莱俗称灰菜,芜是田野荒芜,意即荒凉的地方,所以叫莱芜。
" U( d2 D% o/ Q+ v2 q
二为来无石说。莱城胜利路南端原有一太湖石,再是在莱城西南有一铁石(一说是陨石)。百姓见两石形状怪异,不知从何而来,认为是空中落下来的。按老子的“有生于无”的观点解释,此石来于“无”,因此名“来无石”,借以名县为莱芜。
5 K1 |/ u6 x8 Q6 Z" S4 O2 L
三为山名说。《左传》曰,与之无山及莱柞是也。应邵云,泰山莱芜鲁之莱柞邑,按此则莱芜之名合两山而言,旧志引莱民播流此谷者误。
- z$ K8 g& D& A: N1 `% z# g3 M
四为莱民播流此谷说。《水经注•淄水》:“引旧说云,齐灵公灭莱,莱民播流此谷,邑落荒芜,故日莱芜。”此谷是指莱芜谷。
8 n6 o" r; I4 S" {' |" N: }
五为麳麰说。《炎黄氏族文化考略》,“释来牟,小麦之种,相传自天而来,故呼曰来。是最早种植小麦的部族,自称莱族。大麦之种,其呼曰牟者,以原为牟族所播植,因以祖名大麦为麰。此两族后混处山左各地,今之莱芜,即来牟两族合名。”
# c/ P' \$ h9 z4 X
六为牟芜音转说。《山东古国考》载:“莱芜是因莱族与牟族杂居得名,古读牟为重唇音,声与芜相似,转写为芜。”
) _& j+ L7 w& w9 z; o/ q
欢迎光临 莱芜社区论坛 (http://www.lwsq.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