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社区论坛
标题:
中秋送礼!
[打印本页]
作者:
慕容一笑
时间:
2011-9-8 09:17
标题:
中秋送礼!
又到中秋,送礼大军拥塞于市。礼尚往来是传统,在一个传统的节日延续传统的方式,是生活氛围的浓郁。送礼的行为本起源于物质条件匮乏的原始社会,那时的礼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精神上的拜谒,二是物品上的奉献,物品体现精神价值。社会发展到今天,物质极大丰富,送礼风气依然昌行,“礼”的构成却改变了,变成物质独行,精神难附,那“礼”顿时虚假起来。买礼品的时候要千思万虑受礼人的品级,要送上适合其身份价值的东西,哪些是往而不会来的,哪些是往而会来的,哪些是来而不需往的,成了因人而异的学问,成了节前每个人都温习的功课;送礼时又要偷偷摸摸,明明以物送人,却比偷人东西还心虚,避人眼目,慎择行踪,把一个浓郁的佳节搞得酸臭无比;收礼的呢,更好,礼品多了,一样的光怪陆离,早忘了是谁送的!品也没品出味道来。
! i9 }! c/ e+ F3 l& G8 \; {
- @$ G# M, {6 @% \+ Z- J
按传统说,礼品是人品的延续。此话极贴切。以物易物者,俗;以物易官者,卑;以物易神者,浅;唯神交者高贵。当年刘禹锡被罢去和州刺史,贬谪途中与白居易在扬州相遇,白居易送给刘禹锡的礼品是一首诗,刘禹锡复以诗相回赠,后四句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这是多么好的礼品啊。
8 _2 [& P0 b9 b5 C" ~' T
( b5 t8 N; O; C( [/ Q& r& \
说这个话,是说古人的礼是以精神价值为上品,而不以物为意。现在我们把物质的礼看得高于一切,切断了礼的传统习惯,也把我们自己累得够呛!新时代应该开一代新风,在官员中、在文化人中、在一切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中倡导文化的礼,可以有物质,那个物质一定要代表高雅的人品,以人品相交,中秋的月色一定不浑浊!
& d2 o' C# ^0 k
作者:
houziok
时间:
2011-9-8 11:48
严重同意 我就不是很喜欢送礼啊什么的
作者:
慕容一笑
时间:
2011-9-8 11:58
houziok 发表于 2011-9-8 11:48
& s& F1 y$ _9 q! A$ g% y: a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A; h$ B O# U
严重同意 我就不是很喜欢送礼啊什么的
; S$ H6 R8 ^; b. ?+ `7 Q6 _; `
是的,其实现在的社会演变的让人很纠结:送的有些很情愿。有些不是很情愿,送也不是,不送也不是。收的有些也不是很情愿,收也不是,不收也不是。
欢迎光临 莱芜社区论坛 (http://www.lwsq.cn/)
Powered by Discuz! X3.1